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和酬(其二)

所栖幽致异人寰,野艇秋归碧浪间。

残日淡烟凝望处,参差楼阁认孤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它栖息在幽静的环境中,远离尘世
秋天,我乘着小舟归来,在青翠的波浪间

注释

所栖:居住的地方。
幽致:幽静的景致。
异人寰:不同于人间。
野艇:野外的小船。
秋归:秋季归来。
碧浪间:绿色的海浪中。
残日:落日余晖。
淡烟:轻淡的烟雾。
凝望处:注视的地方。
参差:高低错落。
楼阁:楼台亭阁。
孤山:孤立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的隐居画面。诗人寓居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孤山脚下,他的居所与寻常世界截然不同,充满了自然的幽静之美。"野艇秋归碧浪间",写的是他在秋季乘着简陋的小舟归来,荡漾在碧绿的湖面上,营造出一种闲适与悠然的意境。

"残日淡烟凝望处",夕阳西下,淡淡的烟雾弥漫,诗人静静地凝视远方,这不仅描绘了傍晚的景色,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沉思与遐想。最后,他通过"参差楼阁认孤山"这一细节,确认了自己身处的环境正是那座孤独而秀美的孤山,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生活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智圆和尚的诗作,常常流露出禅意与山水之乐的融合。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和酬(其三)

烟波云木映闲扉,养病深栖是所宜。

便欲上生寻内院,却因泉石住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和酬(其一)

穷居已蹑黔娄迹,孤岛徒称玛瑙坡。

糗饭藜羹且闲乐,更无车马暂经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和酬(其四)

虚堂入夏讲残经,不击钟声击鼓声。

林下唯君问幽趣,纪阳仪式近方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冷照碧潭闲不极,静当青汉影弥分。

卷舒终合为霖雨,不向阳台惑楚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