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龙潭

尘世悠悠不识真,一潭春碧养潜鳞。

可怜无故惊雷起,误却山前失箸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济源龙潭的宁静与突然的惊扰,通过“尘世悠悠不识真,一潭春碧养潜鳞”两句,诗人以“尘世”与“一潭春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龙潭的纯净与世隔绝之美。接着,“可怜无故惊雷起,误却山前失箸人”则描绘了一阵突如其来的雷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仿佛是天降惊扰,误让山前的人们错失了享受这美景的机会。整首诗寓含哲理,借自然景象表达对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裴公亭

青山如画水如蓝,自笑平生性僻耽。

尊酒留连妨逸兴,不能一到侍中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与奉仙观道士元明道

野鹤飘飘性自高,徘徊尘世岂难抛。

栖真旧隐无多地,何处仙山不可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

富公草堂

青山重叠水萦回,山水中閒几往来。

风物不殊人世改,中州何处是昆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谢杨成之

与客西从济上回,明朝扶杖到云台。

一尊相送休频劝,留作山行软脚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