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见壁画佛

不谓衔冤处,而能窥大悲。

独栖丛棘下,还见雨花时。

地狭青莲小,城高白日迟。

幸亲方便力,犹畏毒龙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不认为身处冤屈之地,却能感受到大慈大悲的胸怀。
独自栖息在荆棘丛中,还能看到雨滴如花的时刻。
土地狭窄,莲花显得微小,城市高耸,白天似乎也来得缓慢。
庆幸亲近佛法之力,但仍惧怕毒龙般的邪念侵扰。

注释

不谓:不认为。
冤:冤屈。
处:地方。
窥:感受。
大悲:大慈大悲。
独栖:独自居住。
丛棘:荆棘丛。
下:。
雨花:比喻佛经中的智慧或慈悲。
时:时刻。
地狭:土地狭窄。
青莲:莲花。
小:微小。
城高:城市高耸。
白日迟:白天漫长。
幸亲:庆幸亲近。
方便力:佛法之力。
犹畏:仍然畏惧。
毒龙:比喻邪恶的心念。
欺:侵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狱中见壁画佛》,通过对壁画佛像的观察,抒发了诗人被囚禁时的感慨与悲哀。下面我将为您鉴赏这首诗。

首句“不谓衔冤处,而能窥大悲”表达了诗人在狱中虽然遭受冤屈,但通过观察壁画佛像,竟然能够感受到佛的慈悲。这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复杂性,一方面承受着不公正的待遇,另一方面又能从艺术作品中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慰藉。

“独栖丛棘下,还见雨花时”则描绘了壁画中的景象。佛像孤独地栖息在荆棘之下,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能看到雨后的花朵。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外界干扰所动的情怀。

“地狭青莲小,城高白日迟”进一步描绘了狱中的境况。狭窄的地面上长着细小的荷花,而远处的城墙又高耸,太阳似乎也在这坚固的城墙下显得更加迟缓。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由与广阔天地的渴望。

最后,“幸亲方便力,犹畏毒龙欺”则是诗人对佛像所表现出的力量表示感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敬畏之情。即使是在狱中,诗人的心灵依然受到壁画佛像的启示和安慰,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支持。

整首诗通过对壁画佛像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对信仰与精神力量的追求。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狱中闻收东京有赦

传闻阙下降丝纶,为报关东灭虏尘。

壮志已怜成白首,馀生犹待发青春。

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

持法不须张密网,恩波自解惜枯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夜北山精舍观体如师梵

焚香奏仙呗,向夕遍空山。

清切兼秋远,威仪对月闲。

静分岩响荅,散逐海潮还。

幸得风吹去,随人到世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

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

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

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