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忆昔曲台尝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宫廷中的生活和感受。"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表明诗人自觉才华平平,但仍然能够在朝廷中担任一定的职务。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则写出了早晨宫殿中的寂静与孤独,以及接到新的命令时的心不在焉。这里的“清漏”指的是古代计时工具的声音,而“紫泥新”则是皇帝的诏令,用紫色印泥盖章。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中的“周班”可能指的是朝会之类的集会,“簪裾”即官员之间交往的情况。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场合的喜悦,以及在这些场合中交流和吟诵诗文的习惯。
最后两句"忆昔曲台尝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则是回忆过去在某个平台或讲堂讨论礼仪之事,并且表达了对与君主交流时的亲近感受。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既有所期待又带着淡淡哀愁的情绪,反映了古代文人在朝廷中的微妙心理状态。
不详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之子共乘轺,清秋拜上霄。
曙霞迎夙驾,零雨湿回镳。
甘谷行初尽,轩台去渐遥。
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珠树共飞栖,分封受紫泥。
正名推五字,贵仕仰三圭。
继组心知忝,腰章事颇齐。
蓬山有佳句,喜气在新题。
莲花出水地无尘,中有南宗了义人。
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燄谕三身。
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本真。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骢马别已久,鲤鱼来自烹。
殷勤故人意,怊怅中林情。
茫茫重江外,杳杳一枝琼。
搔首望良觌,为君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