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忆昔曲台尝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五年以来,我担任低微职务,如同细线般接受您的指导,才能浅薄,怎敢做您的近臣。
在宫禁中,只有清晨的滴漏声陪伴,面对新起草的圣旨,我深感惭愧。
每当与您一同参与朝会,我感到荣幸,因为能聆听您的教诲,诗歌吟咏也常与您共鸣。
回忆过去,在曲台讨论礼仪时,与您的见解最为契合,我们的交流让我感到亲近无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宫廷中的生活和感受。"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表明诗人自觉才华平平,但仍然能够在朝廷中担任一定的职务。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则写出了早晨宫殿中的寂静与孤独,以及接到新的命令时的心不在焉。这里的“清漏”指的是古代计时工具的声音,而“紫泥新”则是皇帝的诏令,用紫色印泥盖章。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中的“周班”可能指的是朝会之类的集会,“簪裾”即官员之间交往的情况。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场合的喜悦,以及在这些场合中交流和吟诵诗文的习惯。

最后两句"忆昔曲台尝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则是回忆过去在某个平台或讲堂讨论礼仪之事,并且表达了对与君主交流时的亲近感受。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既有所期待又带着淡淡哀愁的情绪,反映了古代文人在朝廷中的微妙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酬冯监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见示

之子共乘轺,清秋拜上霄。

曙霞迎夙驾,零雨湿回镳。

甘谷行初尽,轩台去渐遥。

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酬张秘监阁老喜太常中书二阁老与德舆同日迁官相代之作

珠树共飞栖,分封受紫泥。

正名推五字,贵仕仰三圭。

继组心知忝,腰章事颇齐。

蓬山有佳句,喜气在新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

莲花出水地无尘,中有南宗了义人。

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燄谕三身。

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本真。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酬陆三十二参浙东见寄

骢马别已久,鲤鱼来自烹。

殷勤故人意,怊怅中林情。

茫茫重江外,杳杳一枝琼。

搔首望良觌,为君华发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