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晚浴

梧桐月暗人无影。私瞰处、旧愁都醒。

灯晃背湘帘,玉堕春波冷。金钗卸向银华镜。

拂拭久、绿云犹整。箫局漫熏衣,几度添宫饼。

形式: 词牌: 海棠春

鉴赏

这首《海棠春·晚浴》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幅晚浴后女子静思的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意境。

“梧桐月暗人无影”,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梧桐树下,月色暗淡,人影难寻,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夜色笼罩,只留下淡淡的月光与梧桐的影子。这样的景象,既烘托了环境的寂静,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深沉。

“私瞰处、旧愁都醒”,在这样的夜晚,主人公或许独自一人,回想起往日的忧愁,那些曾经的烦恼与痛苦,在这一刻似乎被唤醒,再次涌上心头。这里的“私瞰”二字,透露出一种秘密的、个人化的视角,强调了情感的私密性与深度。

“灯晃背湘帘,玉堕春波冷”,灯光摇曳,映照在湘帘之上,帘后的女子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春水中。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灯光比作春水中的玉,不仅描绘了光线的柔和与美丽,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纯净与温婉。

“金钗卸向银华镜,拂拭久、绿云犹整”,女子卸下金钗,对着镜子整理着自己的秀发,即便经过长时间的梳理,发丝依然整齐如初。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细心与爱美之心,也象征着她对自我形象的重视与维护,以及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箫局漫熏衣,几度添宫饼”,最后两句描绘了女子在晚浴后,可能吹奏了一曲箫声,香气弥漫在衣物之间,又或是品尝了几块精致的宫廷点心。这些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氛围,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温馨,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生活的雅致与高洁。

综上所述,《海棠春·晚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意境的晚浴后女子静思的画面,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海棠春.夜坐

芭蕉却报黄昏雨。听不断、莲花双杵。

拥膝更支颐,趺坐浑无语。冶游试问谁边去。

全不听、城头谯鼓。应教短辕中,挥秃琅琊麈。

形式: 词牌: 海棠春

庆春时.日长

半窗阁绣,幺弦罢曲,漫火馀香。

玉人此际,妆成无事,才觉日初长。

银骢何处,等閒嘶过红墙。

莺簧吹转,柳绵飞起,尽日好思量。

形式: 词牌: 庆春时

摊破浣溪纱.晓起

晓拥香篝意惘然。祇因芳梦记难全。

起向药栏浑独立,倩谁圆。

倭堕髻垂遮领字,水沉香透结衣船。

閒整新妆还自顾,惜娟娟。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眼儿媚.江上鸳鸯

初春嫩绿染香溪。鸳鸯作阵飞。

迷香曲处,双双三六,若个情痴。

新来怕见离愁事,镇日并头栖。

韩朋冢下,窦家机上,不肯相依。

形式: 词牌: 眼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