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无咎八音歌

金马避世客,谈谐玩汉朝。

石门抱关人,长往闭寂寥。

丝虫日夜织,劳苦则以食。

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贼。

匏樽酌吾子,虽陋意不浅。

土德贵重迟,水德贵深远。

革能谈鲲鹏,晚乃得庄周。

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形式: 古风

翻译

金马门中的隐士,以谈笑自娱于汉朝的繁华。
石门守关者,长久孤独,身处寂静之中。
蚕丝日夜编织,辛勤劳作只为温饱。
竹子因斧头砍伐而受苦,高山树林成了它们的祸害。
葫芦瓢中盛满酒,款待你,虽然简陋,心意却深沉。
土性崇尚厚重,水性追求深远。
谈论鲲鹏的革,直到晚年才遇到像庄周一样的知音。
木雁不能同时存在,期待着无需等待的相遇和游历。

注释

金马:古代宫门外的铜马,借指朝廷。
汉朝:指历史上的汉代,这里泛指盛世。
石门:险要的山门或关隘。
寂寥:形容孤独、冷清。
丝虫:指蚕。
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土德:中国古代五行之一,象征厚重。
革:这里可能指皮革或有革质的书卷。
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木雁:古人常以木雁比喻信使。
游:游历、游学或遨游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赠无咎八音歌》。诗中,诗人以"金马避世客"自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他将自己比喻为守卫石门的孤独之人,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寂寥。接下来,诗人通过"丝虫日夜织"和"竹生罹斧斤"的意象,寓言人生劳苦与变迁,即使身处困境,仍保持坚韧和期待。

"匏樽酌吾子"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热情款待,尽管简朴,但情谊深厚。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五行哲学中的观念,认为土德厚重而水德深沉,暗示了对自然法则的崇尚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革能谈鲲鹏"暗指变革的力量和理想主义,最后借"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表达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享此境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内涵丰富,既有个人的隐逸情怀,又包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赠王环中

丹霞不蹋长安道,生涯萧条破席帽。

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狮子吼。

那伽定后一炉香,牛没马回观六道。

耆域归来日未西,一锄识尽婆娑草。

形式: 古风

赠成都六祖沙弥文信颂

尘是文信,界是沙弥。积尘成世界,析界作微尘。

界喻人天果,尘为有漏因。

尘因因不实,界果果非真。

因果皆如幻,堂堂出世人。

形式: 古风

赠朱方李道人

颧骨横穿寿门过,年比数珠剩三颗。

横吹铁笛如怒雷,国初旧人惟有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哿]韵

赠别几复

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

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

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

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