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几复

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

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

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

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疾风吹散了豫章城中的鹿群,我们在意外中相遇,共享楚地的水果。
有好友来访,家中宴席都忘了,老朋友拿出药草,如同重逢旧时光。
此刻满座饮酒畅谈,夜晚此堂仍有明亮月光。
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已有所寄托,只见西山倒映在暮色江水中。

注释

风惊鹿散:疾风使鹿群惊散。
豫章城:古代地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邂逅:意外相遇。
楚苹:楚地的水果,可能指柑橘等。
佳友:好友。
燕寝:家中日常起居之处。
故人:老朋友。
发药:拿出药物,这里可能指赠送草药或交谈医事。
契阔:久别重逢的深情厚谊。
愁思:思念之情。
西山:泛指远方的山。
暮江:傍晚的江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赠别几复》,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首句“风惊鹿散豫章城”,以鹿群受惊四散比喻友人们的离别,形象地传达出离别时的慌乱与不舍。次句“邂逅相逢食楚苹”,写两人偶然相遇,共享楚地特产,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佳友在门忘燕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来访的喜悦,连日常休息都暂时忘却,足见友情的力量。“故人发药见平生”则暗示了朋友间相互扶持,如同良医解忧,回忆起往昔共度的岁月。

“只今满坐且樽酒”描绘了此刻的欢聚,大家举杯畅饮,希望将离别的愁绪暂时放下。“后夜此堂还月明”预示着虽然今晚离别,但美好的记忆和期待将在明亮的月光下延续。

最后两句“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直接抒发了离别后的愁绪,西山的倒影映照在江面,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的遥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离别之苦。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赠别李端叔

我观江南山,如目不受垢。

忆食江南薇,子独于我厚。

在北思江山,如怀冰雪颜。

千峰上云雨,岑绝何由攀。

当时喜文章,各有儿子气。

尔来颔须白,有儿能拜起。

读书浩湖海,解意开春冰。

成山更崇崛,顾我丑丘陵。

白玉著石中,与物本落落。

泾渭相将流,世不名清浊。

乞言既不易,赠言良独难。

古来得道人,挂舌屋壁间。

牧羊金华道,载酒太玄宅。

支颐听晤语,愿君喙三尺。

我行风雨夜,船窗闻远鸡。

故人不可见,故人心可知。

形式: 古风

赠吴道士

吴山十二棋,一击玄关应。

探人怀中事,如月入清镜。

形式: 古风

赠希孝

金玉虽满堂,一去谁能守。

石交千秋期,程婴报杵臼。

丝随丹青染,变态非复旧。

竹杖寒苍苍,草木黄落后。

匏从曲沃来,管是汶阳有。

土性本高明,天材更浑厚。

革之成国器,实假匠伯手。

木平非斧斤,是事公信否。

形式: 古风

赠张仲谋

车如鸡栖马如狗,闭门常多出门少。

去天尺五张公子,官居城南池馆好。

健儿快马紫游缰,迎我不知沙路长。

高榆老柳媚寒日,枯荷小鸭冻野航。

津人刺船起应客,遥知故人一水隔。

下马索酒呼三迟,骑奴笑言客竟痴。

向来情义比瓜葛,万事略不置町畦。

追数存亡异忧乐,烛如白虹贯酒卮。

开轩临水弄长笛,吹落残月风凄凄。

城头漏下四十刻,破魔惊睡听新诗。

君诗清壮悲节物,正与秋虫同一律。

迩来更觉苦语工,思妇霜砧捣寒月。

朱颜绿发深误人,不似草木长青春。

洁身好贤君自有,今日相看进于旧。

以兹敢倾一杯酒,为太夫人千万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