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三)

君平既弃世,犹复在市廛。

简圭出垢石,淤土生红莲。

观化洞无始,不为买卜钱。

大隐正在兹,授老垂空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感遇(其三)》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描绘君平弃世后仍存在于市井中的形象,以及简圭出泥、淤土生莲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大隐于市、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君平既弃世,犹复在市廛”,以“君平”这一历史人物作为引子,点明了主人公虽已弃世,但其精神或影响仍在尘世间延续,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而又融入生活的境界。

接着,“简圭出垢石,淤土生红莲”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来比喻和象征。简圭,即简朴的圭形玉器,从污浊的石头中脱颖而出,象征着高尚品质的显现;淤土中生长出红莲,更是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与美好事物的诞生,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绽放光彩。

“观化洞无始,不为买卜钱”则进一步阐述了对宇宙万物变化的理解,强调了顺应自然、洞察本质的重要性,而无需借助占卜等迷信手段来寻求答案,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最后,“大隐正在兹,授老垂空帘”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大隐者就存在于这样的生活中,他们或许年老,却能以空灵的心态面对世界,不被世俗所累,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智慧和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超然物外、大隐于市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收录诗词(2481)

邓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其四)

鲁国尽若狂,钟鼓拜爰居。

获麟不善保,反为尼父吁。

皇风代沦煽,大道日丘墟。

试问道傍者,何如沮溺愚。

形式: 古风

感遇(其五)

吾爱桃源洞,幽居绝世氛。

子孙忘晋代,衣服自秦人。

宁知镐池壁,久遗祖龙君。

招魂长城下,不来早问津。

愿将鸡犬去,永与麋鹿群。

形式: 古风

感遇(其六)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人具曰予圣,乌能辨雄雌。

所以古达人,一哂皆孩之。

遐想鸿荒前,衣服乃毛皮。

凿窍混沌死,吾将杜德机。

形式: 古风

感遇(其七)

翩翩汉飞将,射虎真空群。

驭下闲刁斗,连营岂薄恩。

罢来逢醉尉,不识故将军。

梁燕兼门雀,飘如陌上尘。

玉壶有天地,养晦以全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