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聱隅先生

夫子儒门杰,心诚行亦醇。

玉金精粹美,椒桂性芬辛。

一入随邦计,咸期利国宾。

生民待儒效,天意属人伦。

蜀犬争惊日,邹人不识麟。

穷途千古泪,白发四方尘。

弊世谁思救,仁贤自合振。

爱狙徒食费,好鹤浪轩驯。

不结临川网,偷安厝火薪。

忠言惊苦逆,恬议贵因循。

漆轨书三上,清时死九滨。

不思防蚁壤,徒欲卫龙鳞。

当道豺狼愎,升堂犬马嚚。

旱馀云不雨,命塞器藏身。

独抱遗经老,来为后进陈。

手提三圣出,口压九师堙。

众耳雷霆震,群观日月新。

韦编重断绝,文席互酬询。

鲁变全归道,陈粮绝更贫。

贱生无自幸,俗系弗容亲。

盆覆徒经日,龟埋不伏人。

短诗徒自讼,已伏下斯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夫子儒门杰出,心诚行为淳朴。
他如玉般纯净,如金般珍贵,品德高尚且性情辛辣。
一旦投入国家大计,都期待他能为国家带来利益。
百姓期待他的儒家教化,天意让他成为人间楷模。
蜀地犬只惊讶太阳,邹地之人不识麒麟。
在困厄中流下千年泪水,白发满头,四处奔波。
在混乱世道中,无人思考拯救,唯有仁贤能振作人心。
宠爱猴子只会浪费,喜好鹤鸟却盲目驯养。
不愿设陷阱,只想安稳度日,避开纷争。
忠诚的话语令人惊惧,温和的建议崇尚遵循传统。
多次书写正直之道,清平之世却身处险境。
不防微杜渐,只知保卫高位者的权威。
当权者如豺狼般固执,小人得势。
干旱过后天空仍无雨,命运阻塞,只能藏身。
独自抱着古籍老去,只为后辈传道。
手提孔子、老子、庄子三位圣贤的思想,口述学问,扫除旧学的障碍。
众人听闻如雷霆震动,共同见证新的思想崛起。
反复研读经典,讨论问题,互相启发。
鲁国的变化回归大道,陈粮匮乏,更加贫困。
出身卑微的人无从庆幸,世俗不容亲近。
空谈无益,如同盆盖虚度时光,龟甲深埋无人识。
短诗只是自我申诉,已无法改变底层民众的处境。

注释

夫子:指有学问的老师。
儒门:儒家学派。
心诚:真诚的心。
醇:淳厚。
玉金:比喻人的美德。
椒桂:比喻人的才德。
邦计:国家大计。
儒效:儒家的教化作用。
仁贤:仁慈而有才能的人。
漆轨:比喻坚定的正直之道。
韦编:用牛皮绳编联竹简,形容勤奋读书。
陈粮:旧有的粮食。
贱生:卑微的出身。
盆覆:比喻空谈无果。
龟埋:比喻人才被埋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上聱隅先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儒学思想的推崇和对君子之道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不满和批判。

开篇“夫子儒门杰,心诚行亦醇”两句,直接点出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及其影响力,强调了以真诚之心去实践儒家的教诲。接着,“玉金精粹美,椒桂性芬辛”一联,则用比喻手法,将儒学比作珍贵的玉石和芬芳的 椒桂树,突显其纯洁与高尚。

“一入随邦计,咸期利国宾”表明了诗人对儒家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和普遍适用性。而“生民待儒效,天意属人伦”则进一步强调了儒学对于民众的引导作用,以及其与天道、人伦之关系。

然而,“蜀犬争惊日,邹人不识麟”一联,则通过蜀犬和邹人不能辨别麒麟的比喻,批评那些无法辨别真伪、不识时务的人。接下来的“穷途千古泪,白发四方尘”则描绘了一种悲凉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在后面的几句中,“弊世谁思救,仁贤自合振”表达了对于当世乱象的忧虑以及期待德才兼备的人物出现以挽救时势。然而,“爱狙徒食费,好鹤浪轩驯”则批评那些只知享乐、不知节俭之人。

“不结临川网,偷安厝火薪”一联,则用比喻手法批判那些表面上装作高洁,其实暗中图谋私利的人。而“忠言惊苦逆,恬议贵因循”则强调了直言真理的重要性,并对那些只愿意听好话、不愿意接受逆耳之言的人进行批评。

接下来的几句,如“漆轨书三上,清时死九滨”、“不思防蚁壤,徒欲卫龙鳞”等,则继续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世弊病的深刻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独抱遗经老,来为后进陈。手提三圣出,口压九师堙。”则展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他希望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后世。而“众耳雷霆震,群观日月新”则描绘了一种景象,似乎预示着知识和智慧的光明未来。

整首诗通过对儒学价值的肯定和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其理想主义的情怀。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春雪有感呈王正叔束徽之

彼雪晚何淫,乘时横此临。

必将滋及物,自合大为霖。

也道春来好,何馀臈后阴。

冬冥诚不道,苍帝亦何心。

俗口誇同粉,愚观谓似琳。

独于平处薄,不似险中深。

逆吹争为力,凌寒苦助侵。

落疑天未悟,压恐地难任。

蛰户开重墐,冰鱼上复沉。

欲开花谩妒,垂死草奚禁。

短韵徒堪叹,凭君附入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九曲池悼古

刳地决洪波,深流隐木鹅。

樯高帆系锦,堤暖柳藏河。

泰甚心方兆,颠危念则那。

去都如脱屣,东下若瘳疴。

殿脚千论女,宫眉斛计螺。

迷楼插空远,水调揭声和。

忠切闻无路,愚谀面自阿。

君颜未回笑,贼首已称戈。

运去天移鼎,人迁地见禾。

当年遗废沼,及此尚名歌。

古往悲奚寄,今传迹未讹。

水寒波刺甲,土老岸髯莎。

落照留归鸟,西风困旧荷。

暮林迷远屿,夕霭暝前波。

亡国谁堪问,羁人恨自多。

凭栏不成去,归意为蹉跎。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八桧图

客有要我八桧吟,手携八桧图来悬。

挂张满壁惕可骇,盼顾左右同嗟叹。

旁摹石刻署名状,各有凭附相夤缘。

或高相扶互倚碍,或断欲蹶犹支颠。

强枝拗回信有力,高干复俯蛟虬拳。

寻根及枝逮条蘖,例不拔直皆旁偏。

雷疲风休云雨去,蛇龙斗死犹钩缠。

安分爪角与尾鬣,徒见上下相蜿蜒。

不知生时竟何谓,略不参类常木然。

宜乎今古惑昧者,摇摆舌吻归之仙。

一龙盘拳老高大,传云聃者由飞跹。

当时驾鹿蹋以上,迹有町疃遗相连。

多应蝎残鸟喙啄,不尔诞者强镵镌。

聃能惑人已自幸,岂此上去能欺天。

借如聃功可升跃,鹿亦何幸飞相连。

于中一木特甚异,肤华逆理纽左旋。

传云聃人所自栽,我知此语定凿穿。

苟令实为聃者植,推以天意犹可言。

当年曷不纽向右,若曰世为左道牵。

如何众辄不省究,反重神怪令聃专。

乾坤中含万品汇,此独自异谁令旃。

穷思竟虑莫可索,欲世不惑谁能搴。

仙书虚荒喜诞妄,推说事理尤绵延。

世人一读即化变,日望飞奋相迷癫。

岂非此木久树此,浸渍亦为异说迁。

故其形植与生死,时以异怪招惊怜。

先时世不早斤斧,放大其老讹誇传。

当年同生好材干,半以直伐成烧燃。

凭妖附诞相树立,卒自死活终完全。

叶枝凋疏不有荫,材直弗柱曲莫辕。

不知留存护养者,竟以何理惜不捐。

我有尺铁大刚利,久以铸斧磨山巅。

卒无柯柄尚弃置,懒乞月桂求婵娟。

形式: 古风

卜居

吾求一屋逮两月,贫不谋贵何以图。

朅来自放就穷巷,幸得之喜何敢吁。

颓檐断柱不相缔,瓦堕散地梁架虚。

门无藩闑户不闭,时时犬彘入自居。

主人怜我莫自致,为我补葺加垍涂。

翻翻匠氏乃谁子,颉颃作气厉叫呼。

群庸汹汹助声势,睥睨凌我要我酤。

归来叹息无自得,两日财致酒一壶。

徵多偿少意不惬,弃我忽去如逃逋。

重来阒寂不可问,依旧四壁编空芦。

嗟余虽贫日犹爨,可不善为盎釜谟。

外户不闭古则尔,今也盗贼过街衢。

乞钱买篱作籓固,更学关楗防朝晡。

邻翁问我乃何者,得毋亦以名自儒。

王朝潭潭聚冠盖,几人不载卿相车。

子何布被不盖肉,浪自名士实则奴。

假为无能守编户,犹可自择安阎闾。

胡为惨戚卒困此,去矣何屋不可徂。

此居卑洼不待说,四高中下流无渠。

夏霖连延久积注,往往灶下秋生鱼。

始来图此不自择,终见坐与蚯蚓俱。

何况梁榱日蛀腐,一仆非尔力可扶。

苟求暂安急旦夕,反以身就殒压虞。

乃知穷则失自爱,死得正命有几且。

翁乎尔言诚得矣,我方困甚非真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