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

吾求一屋逮两月,贫不谋贵何以图。

朅来自放就穷巷,幸得之喜何敢吁。

颓檐断柱不相缔,瓦堕散地梁架虚。

门无藩闑户不闭,时时犬彘入自居。

主人怜我莫自致,为我补葺加垍涂。

翻翻匠氏乃谁子,颉颃作气厉叫呼。

群庸汹汹助声势,睥睨凌我要我酤。

归来叹息无自得,两日财致酒一壶。

徵多偿少意不惬,弃我忽去如逃逋。

重来阒寂不可问,依旧四壁编空芦。

嗟余虽贫日犹爨,可不善为盎釜谟。

外户不闭古则尔,今也盗贼过街衢。

乞钱买篱作籓固,更学关楗防朝晡。

邻翁问我乃何者,得毋亦以名自儒。

王朝潭潭聚冠盖,几人不载卿相车。

子何布被不盖肉,浪自名士实则奴。

假为无能守编户,犹可自择安阎闾。

胡为惨戚卒困此,去矣何屋不可徂。

此居卑洼不待说,四高中下流无渠。

夏霖连延久积注,往往灶下秋生鱼。

始来图此不自择,终见坐与蚯蚓俱。

何况梁榱日蛀腐,一仆非尔力可扶。

苟求暂安急旦夕,反以身就殒压虞。

乃知穷则失自爱,死得正命有几且。

翁乎尔言诚得矣,我方困甚非真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贫穷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通过对破败住宅的描述,以及主人对于这种困境的怜悯和自我安慰,展现了诗人在物质匮乏中仍保持着精神尊严的一种生存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社会批判的声音,对于那些不顾道德、只知追求物质利益的人进行了讽刺。

诗的语言充满了对比和反衬,如“颓檐断柱”与“门无藩闑户不闭”的对照,生动地描绘出住宅的破败状态,以及主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无奈。又如“翻翻匠氏乃谁子”一句,通过对匠人的提问,暗示了主人的自我怀疑和社会身份的迷茫。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沉郁而不失坚韧,透露出诗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这样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的生存智慧,也反映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上邵宝文

出处身之道,穷通命所关。

孔犹闻宋逐,轲亦退梁还。

兹道方中否,流风有后艰。

客来方病宪,人戚不堪颜。

士有高山仰,身尝逸驾攀。

径心思古到,独手欲今扳。

憔悴穷年学,乖疏五两纶。

鱼盐闻古隐,畎亩识今闲。

蹈海时何谓,无田力亦孱。

清醒甘泽畔,富贵奈墦间。

进壮羝羊触,行屯乘马班。

食贫欣道在,愠见笑儿顽。

时已输雌雉,心犹耻瘠环。

偶逢邦有道,喜眷涕无潸。

观水求窥海,知天愿适山。

虽归滕国圣,尚贱许行蛮。

进效无横草,希仁等弃官。

圣门犹进惑,惠政况先鳏。

自道非能赋,几希不敢删。

误知何以报,忠信赤心殷。

形式: 排律

上杭帅吕舍人

玉海澄中粹,金山拔外佳。

无前谁与敌,独进不容偕。

列象明星璧,遗思结馆娃。

一麾迎日下,四海望霖乖。

今见询佥允,从来注意谐。

推沟常己任,济域定民皆。

富裕吴中俗,优游治外怀。

樽环常满客,醉拥坐添钗。

贱子儒名业,平生客旁淮。

尘埃方困顿,时命两沉埋。

居拙思营窟,炊穷欲析骸。

毛生祢衡刺,麻繫吕匡鞋。

海远狂图酌,天高妄欲阶。

请虽非义得,来实为贫嗟。

况是常瞻目,将希未施崖。

虽然愚者虑,庶享恶人斋。

肉骨非难力,铭心谢莫涯。

定须为进互,庶或未愚柴。

形式: 排律

于忽操(其二)

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

椽栌桷榱之累重,顾柱小之奈何。

方风雨之晦阴,行者艰而莫休,居者坐以笑歌。

不知压之忽然兮,其谓安何。

形式: 琴操

于忽操(其一)

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

离娄之精,夜何有于明。瞽旷之耳,聋者亦有尔。

束王良之手兮,后车载之。

前行险以既覆兮,后逐逐其犹来。

虽目盼而心骇兮,顾其能之安施。

委墨绳以听人兮,虽班输亦奚以为。

形式: 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