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霍山藏经堂联

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珠,作如是观,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三昧诸相身,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此何以故,身皆具足,乃大名身。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深邃地探讨了佛教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比喻和直接陈述,展现了对世间万物本质的理解与超越。首先,“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珠”,这句话运用了四个形象的比喻——梦、幻、泡、影、露珠,来描绘世间万物的虚幻和短暂。梦是虚幻的,幻是不真实的,泡是瞬间即逝的,影是依附于实体的,露珠则是易蒸发的。这些比喻共同强调了世间一切事物的无常和非实体性。

接着,“作如是观,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进一步阐述了对世间现象的观察应当超脱于它们之上,甚至包括佛法本身。这里的“法”指的是佛法或世间的一切法则,强调了对世间现象的超越性理解,即认识到所有事物都是空性的,因此不应执着于它们。

最后,“三昧诸相身,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此何以故,身皆具足,乃大名身”,这部分则深入探讨了佛教中关于解脱和觉悟的主题。三昧(samadhi)是指禅定的状态,诸相身意味着超越了个体的自我意识,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表明在觉悟的状态下,个体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消除了自我中心的观念,达到了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这里提到的“大名身”可能是指超越了世俗身份和名称的真正自我,即与宇宙和谐一致的存在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佛教中关于无常、空性和觉悟的核心思想,引导读者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收录诗词(2)

巫三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殷士儋联

山中宰相无官府;天上神仙有子孙。

形式: 对联

赠僧莲池联

说法平台,生公一语石一语;

栖真斗室,老僧半闲云半闲。

形式: 对联

清喜阁联

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人。

形式: 对联

三潭印月放生池联

天地一网罟,欲度众生谁解脱;

飞潜皆性命,但存此念即菩提。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