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簇簇题邹福所藏勤耕图

禾簇簇,禾簇簇,去年缺雨今年足。

人家耕种少得閒,一春强半田中宿。

塘上水生禾欲齐,春禽爱近落花啼。

出入无人看门户,野庭一任人来去。

有时耕罢亦长吟,归来不记入村深。

书编从挂牛角上,诗卷间留桑树阴。

田家小心畏法令,尝愿秋租得馀剩。

邻翁昨日到城还,闻说官□有新政。

民间禁马不禁牛,有牛耕田君莫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禾簇簇题邹福所藏勤耕图》,描绘了农忙时节的乡村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首先,诗中的“禾簇簇”描绘了一片丰收的稻田,去年因雨水不足而歉收,今年雨水充足,稻谷丰盈。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也反映了农民对雨水的依赖与期盼,以及对丰收的渴望。

接着,诗人通过“人家耕种少得闲,一春强半田中宿”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农民们辛勤耕作的情景。他们几乎全年无休,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劳作,体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塘上水生禾欲齐,春禽爱近落花啼”描绘了春天塘边生机勃勃的景象,水生植物与盛开的花朵相互映衬,春鸟在花间欢快地啼鸣,营造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风光。

“出入无人看门户,野庭一任人来去”则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由,没有城市的喧嚣与束缚,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

“有时耕罢亦长吟,归来不记入村深”表现了农民劳作之余的闲适与思考,他们在田间劳作后,偶尔会停下来吟唱,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思考,体现了农民的智慧与情感世界。

“书编从挂牛角上,诗卷间留桑树阴”描绘了农民利用农具和自然环境进行学习与创作的情景,体现了农民的求知欲和文化追求。

最后,“田家小心畏法令,尝愿秋租得馀剩”表达了农民对法律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待,希望在收获季节能够得到足够的剩余,满足家庭的需求。

“邻翁昨日到城还,闻说官□有新政。民间禁马不禁牛,有牛耕田君莫愁。”通过邻人的叙述,引入了官府的新政,强调了对农民利益的关注,尤其是对耕牛的保护,体现了社会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支持。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忙时节的乡村生活,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自然的美丽和谐、文化的追求以及社会的关怀,是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远将归

远将归,恨归晚。

通州河头有船雇,行人将归不言远。

人家生子少离乡,一生长在父母傍。

自怜出入无年月,北走京师南走越。

他人富贵轻贫贱,一日金多弃乡县。

小官禄薄何足为,得及父母康强时。

说著还家客心喜,此身虽贫亦不耻。

形式: 古风

覆舟叹

吴中富儿扬州客,一生射利多金帛。

去年贩茶湓浦东,今年载米黄河北。

远行香火倚神明,从来风水少遭惊。

近日船行御河里,顺流日日南风喜。

笑人上水风打头,岂拟自家船入水。

前船各自向前行,后者还来闻哭声。

妻子家中未知死,同侣将书报乡里。

道傍叹者独何为,昨日宁闻今日悲。

岂不见他平地上,风波顷刻少人知。

形式: 古风

书阳罗堡

微雨萧萧湿行李,马头即见长江水。

烟浦明侵白鸟边,风帆乱入青天里。

故人南北久离居,况复经年无素书。

明日重吟汉阳树,何须不食武昌鱼。

形式: 古风

双剑图歌

莫邪干将古神剑,得水化作双龙翔。

斗间宝气入江灭,波里金鳞翻日光。

道人笔锋如剑利,亦能化龙致神异。

黑风屃屃涛欲立,白日阴阴雨将至。

忽然逢之不敢窥,爪甲云气常淋漓。

便愁中夜雷霆怒,两龙乘云尽飞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