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其二)

绿阴青子已愁人,忍见中庭燕麦新。

怊怅刘郎今白首,时来看卷觅馀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绿荫下的青果已让人感到忧郁,怎能再忍受看到庭院中新长出的燕麦。
刘郎如今已白发苍苍,只能时常翻书寻找残留的春天气息。

注释

绿阴:茂盛的树荫。
青子:青涩的果实。
中庭:庭院中央。
燕麦:一种春季生长的植物。
怊怅:惆怅、感慨。
刘郎:借指诗人自己或友人,这里可能暗指年华老去。
白首:头发花白,指年纪大。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春去夏至的感慨之情。"绿阴青子已愁人,忍见中庭燕麦新"两句,通过对绿荫成蔚和中院内燕麦初生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怀。燕麦的成熟不仅象征着季节更替,也触动了诗人的愁绪。

"怊怅刘郎今白首,时来看卷觅馀春"两句,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岁月相连,通过对古人刘郎(即西晋时期的刘彻)的提及,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寻,表现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和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的感慨。"觅馀春"一词,更显得诗人在书画之中寻找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瞬间,透露出一种对过往美好的无奈追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生命短暂的沉思。同时,这也反映出苏轼在书画鉴赏中的情怀与哲理,使得这首小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寒食夜

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和寄天选长官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

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

顷予萦网罗,文采缘自表。

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

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

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

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

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

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

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

葆光既清高,令尹亦高蹈。

相将古寺行,软语颓晚照。

公家有畸人,虚缘能自保。

卜筑嵩山阳,何当从结好。

中山饶胜景,一览未易了。

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峤。

翻思筋力疲,不复追踊跳。

公诗拟《南山》,雄拔千丈峭。

形容逼天真,邂逅识其要。

藩篱吾未窥,敢议穷阃奥。

形式: 古风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

炎歊六月北窗凉,更觉甘如饭稻粱。

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

忧虞心谢知时雁,安稳身同挂角羊。

要识熙熙不争竞,华胥别是一仙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陆莲庵

何妨红粉唱迎仙,来伴山僧到处禅。

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