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鸡犬相闻地,湖山百里间。
自怜同子姓,无复恃慈颜。
薤露声徒切,灵輀去不还。
拟为临穴恸,哀泪已潸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泾所作,名为《悼外姑安康郡太夫人章氏(其二)》。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逝去亲人深切哀思和怀念之情的挽歌。
“鸡犬相闻地,湖山百里间。”开篇即以鲜明的画面描绘出诗人的乡愁与孤独感。鸡鸣犬吠的声音能够穿越百里之遥的山水,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和亲人的思念。
“自怜同子姓,无复恃慈颜。”诗人自怨自艾,身为同一姓氏之人,却无法再依赖母亲的慈爱面容。这两句表露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母爱的渴望和失落感。
“薤露声徒切,灵輀去不还。”这里借用薤(一种植物)的露水来形象地比喻哀思之情。灵輀,即灵柩,指代逝者的棺木,强调了逝者已去不复返的永恒。
“拟为临穴恸,哀泪已潸潸。”诗人表达了在墓前即将放声大哭的悲痛,以及已经流下的大量哀泪。这两句直接地传递了诗人的极度悲伤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深沉哀思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质朴而情真意切,是一篇充满乡愁和哀思的情感流露之作。
不详
入馆论心旧,同朝托契长。
鲈乡各归去,鸥水久相忘。
正喜山中隐,俄传橘里藏。
遗铭最奇绝,读罢泪淋浪。
历事三朝久,清居一世尊。
心惟在王室,手不炙权门。
横浦流风好,香山逸兴存。
经纶未渠展,此意向谁论。
旧草扬庭制,旋高曳履声。
胸襟忠愤切,官职去留轻。
定力鳌为动,浮言蜮自鸣。
太玄从白首,性地转分明。
雨断风回忽报晴,山颠初日挂铜钲。
云烟藏迹千峰翠,草木增华两眼明。
桑野枝空蚕杼歇,溪泉溜急水车鸣。
鸟啼花笑浑如喜,此去山斋只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