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

夏圃秋凉入,树低逢帻欹。

水声翻败堰,山翠湿疏篱。

绿滑莎藏径,红连果压枝。

幽人更何事,旦夕与僧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夏天的菜园秋意渐浓,低矮的树木下我遇见了歪斜的头巾。
流水声在废弃的堤坝上回荡,山色使稀疏的篱笆显得湿润。
青苔覆盖的小径湿滑,熟透的果实压弯了树枝。
隐士又有什么事情呢?他每天与僧人相约共度时光。

注释

夏圃:夏天的菜园。
秋凉:秋天的凉意。
树低:低矮的树木。
帻欹:歪斜的头巾。
败堰:废弃的堤坝。
山翠:山的颜色(翠绿)。
湿:湿润。
疏篱:稀疏的篱笆。
绿滑莎:青苔覆盖。
藏径:隐藏小径。
红连果:熟透的红色果实。
压枝:压弯树枝。
幽人:隐士。
何事:做什么事情。
旦夕:早晚。
僧期:与僧人相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静谧的景象。开篇“夏圃秋凉入,树低逢帻欹”写出了秋天的凉意已经悄然降临,园中的果实成熟,枝头低垂像是要触及到地面上的帷幕。接着“水声翻败堰,山翠湿疏篱”则形象地展现了秋季水流潺潺、山色深绿的景致,其中“败堰”和“湿疏篱”更增添了一种荒废与萧瑟的氛围。

下片“绿滑莎藏径,红连果压枝”继续渲染了园中植物的繁盛状态,“绿滑”的莎草和“红连”的果实都是秋天的象征,其中“压枝”则暗示着果实的沉甸与丰硕。最后“幽人更何事,旦夕与僧期”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隐居之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与僧侣之间约定的宁静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访曲江胡处士

何况归山后,而今已似仙。

卜居天苑畔,闲步禁楼前。

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

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初夏题段郎中修竹里南园

高人游息处,与此曲池连。

密树才春后,深山在目前。

远峰初绝雨,片石欲生烟。

数有僧来宿,应缘静好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别王山人

旨甘虽自足,未是禄荣亲。

尚逐趋时伴,多离有道人。

山居衣以草,生寄药随身。

不食长无疾,年知出十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听夜泉

静里层层石,潺湲到鹤林。

流回出几洞,源远历千岑。

寒助空山月,清兼此夜心。

幽人听达曙,相和藓床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