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费道人

谁如南浦傲烟霞,白葛衣青称帽纱。

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毂辘钓鱼车。

吟歌云鸟归樵谷,卧爱神仙入画家。

他日凤书何处觅,武陵烟树半桃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谁能像在南浦那样傲视烟霞,身着白葛衣头戴青色帽纱。
碧绿的玉杯斟满迎客的美酒,金色的车轮装饰着钓鱼的车辆。
吟唱的歌声随云鸟返回樵夫的山谷,我喜爱这样的仙境被画入画册。
将来何处能寻觅到这样的凤书,只记得武陵的烟树半掩着桃花。

注释

南浦:地名,这里泛指水边之地。
傲烟霞:形容人超脱尘世,不畏世俗。
白葛衣:用白色葛布制成的衣服。
青称帽纱:青色的帽子搭配轻薄的纱巾。
碧玉蜉蝣:比喻精致的酒杯。
黄金毂辘:形容装饰华丽的车轮。
凤书:古代传说中凤凰所衔的书信,象征吉祥和重要信息。
武陵烟树: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画面,语言优美,意境淡远。"谁如南浦傲烟霞"表达了对理想中自由自在、不为世俗所羁绊者的向往。"白葛衣青称帽纱"则是隐者形象的具体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气质。

"碧玉蜉蝣迎客酒"和"黄金毂辘钓鱼车"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物象,表现了隐逸生活与现实世界的差异。前者是隐者的清雅欢宴,后者则暗示了尘世的繁华与喧嚣。

接下来的"吟歌云鸟归樵谷"和"卧爱神仙入画家"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合,以及对艺术境界的追求。诗中的隐者不仅与自然合一,还能达到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仿佛自己就是一个活在画中的人物。

最后两句"他日凤书何处觅,武陵烟树半桃花"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探寻和渴望,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永恒的追求。其中的"武陵烟树半桃花"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代表了美好的回忆和永恒的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与自然、艺术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美好境界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5)

谭用之(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送丁道士归南中

孤云无定鹤辞巢,自负焦桐不说劳。

服药几年期碧落,验符何处咒丹毫。

子陵山晓红云密,青草湖平雪浪高。

从此人稀见踪迹,还应选地种仙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友人归青社

雕鹗途程在碧天,綵衣东去复何言。

二千宾客旧知己,十二山河新故园。

吟看桂生溪月上,醉听鲲化海涛翻。

好期圣代重相见,莫学袁生老竹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僧中孚南归

琵琶峡口月溪边,玉乳头佗忆旧川。

一锡冷涵兰径路,片帆香挂橘洲烟。

苔封石锦栖霞室,水迸衣珠喷玉蝉。

莫道翩翩去如梦,本来吟鸟在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途次宿友人别墅

千里崤函一梦劳,岂知云馆共萧骚。

半帘绿透偎寒竹,一榻红侵坠晚桃。

蛮酒客稀知味长,蜀琴风定觉弦高。

感君岩下闲招隐,细缕金盘鲙错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