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中孚南归

琵琶峡口月溪边,玉乳头佗忆旧川。

一锡冷涵兰径路,片帆香挂橘洲烟。

苔封石锦栖霞室,水迸衣珠喷玉蝉。

莫道翩翩去如梦,本来吟鸟在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琵琶峡口的月溪边,我怀念着过去的河流。
冰冷的锡杖穿过兰花小径,船帆带着橘洲的香气在烟雾中摇曳。
青苔覆盖的石头像锦绣般装饰着栖霞的居所,水珠飞溅如同玉蝉鸣叫。
不要说离去得如梦一般,其实我本就是林泉间的吟唱鸟儿。

注释

琵琶峡口:地名,可能是一个峡谷的名称。
月溪边:月光照射下的溪流边。
玉乳头佗:可能是一种比喻,形容山峰或岩石形状奇特。
忆旧川:回忆过去的河流。
一锡:一根锡杖,僧侣出行的象征。
兰径路:长满兰花的小路。
片帆:一片孤舟的帆。
橘洲烟:橘子洲上的烟雾,可能指江面的雾气。
苔封:被青苔覆盖。
石锦:像锦绣般的石头。
栖霞室:可能是山中的修行场所。
水迸衣珠:水珠溅湿衣服,形容水势或环境湿润。
喷玉蝉:像玉蝉鸣叫的声音。
翩翩:轻盈的样子,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如梦:像梦境一样。
本来:原本,实际上。
吟鸟:吟唱的鸟,可能指诗人自己。
林泉:树林和泉水,隐士或自然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神秘的山水画面。"琵琶峡口月溪边,玉乳头佗忆旧川"中,"琵琶峡"以其险峻著称,而"月溪"则映照出一片宁静之境,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追忆着往昔的河流。"玉乳头佗"用来形容山峰的姿态,既坚硬又优雅。

接着,“一锡冷涵兰径路,片帆香挂橘洲烟”描述了一条被清凉之气渗透的小路,这条小路上种满了兰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片帆"则描绘出远方来去的船只,带来了遥远的地方的信息和情感。

在“苔封石锦栖霞室,水迸衣珠喷玉蝉”中,“苔封石”形容岩石被青苔覆盖,而"石锦"则是对岩石表面的美丽装饰。"栖霞室"可能指的是一个隐逸的居所,充满了仙气。而“水迸衣珠喷玉蝉”则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泉水跳跃的声音,如同珍珠滚落,伴随着蝉翼轻吟。

最后,“莫道翩翩去如梦,本来吟鸟在林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模糊的感慨。"莫道翩翩去如梦"劝诫人们不要将那离别之情看作是梦,而“本来吟鸟在林泉”则揭示出诗人的本意——他始终希望能像那些在林间泉边自由歌唱的鸟儿一样,找到心灵的归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朋友离别的无奈和惆怅。

收录诗词(45)

谭用之(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途次宿友人别墅

千里崤函一梦劳,岂知云馆共萧骚。

半帘绿透偎寒竹,一榻红侵坠晚桃。

蛮酒客稀知味长,蜀琴风定觉弦高。

感君岩下闲招隐,细缕金盘鲙错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友人

病多慵引架书看,官职无才思已阑。

穴凤瑞时来却易,人龙别后见何难。

琴樽风月闲生计,金玉松筠旧岁寒。

早晚烟村碧江畔,挂罾重对蓼花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王侍御

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

鍊多不信黄金耗,吟苦须惊白发催。

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燕歌别后休惆怅,黍已成畦菊已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左先辈

狂歌白鹿上青天,何似兰塘钓紫烟。

万卷祖龙坑外物,一泓孙楚耳中泉。

翩翾蛮榼薰晴浦,毂辘鱼车响夜船。

学取青莲李居士,一生杯酒在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