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记得鹅峰相聚日,嗔拳热喝当慈悲。
而今含恨重相见,只得开颜陪笑,欢喜接伊。
何为如此,为怕粗心捋虎须。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月涧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三首》中的第九首。诗中以鹅峰相聚的回忆开始,用“嗔拳热喝当慈悲”描绘了当时的热烈与亲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与对方再次相见时,却只能以笑脸相迎,表达出一种无奈和苦涩的情感。诗的最后一句“何为如此,为怕粗心捋虎须”则揭示了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为了避免冒犯对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事。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人际关系中微妙的心理变化,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为了维护和谐关系而做出的自我约束。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不详
古佛心,无背面。泥团土块,砖头瓦片。
是汝诸人,每日于土木场中,何止行一遍两遍,三四五遍。
因甚足踏不著,眼觑不见。
令人长忆谢玄晖,解道澄江净如练。
六阴剥尽,鄱阳湖尽底乾枯。
一阳复生,蠙州门暗通一线。
长一线,一线长,个事分明不覆藏。
有般汉闻与么告报,便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斯领会,笑倒街头石敢当。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只如灵云见桃花,毕竟是见非见。
玉兔挨开碧海门,金乌啄破琉璃殿。
布袋头,今日结。上三星,下半月。观著重添眼中屑。
没理会,易分别。
若要通身冷汗流,嚼碎通红块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