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房陵

赵王一旦到房陵,国破家亡百恨增。

魂断丛台归不得,夜来明月为谁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赵王一旦被流放到房陵,国家灭亡家破又平添无尽悲愤。
他的灵魂在丛台断裂,却无法返回,夜晚的明月升起,又是为谁照亮呢?

注释

房陵:地名,古代楚国之地,这里指赵王被流放的地方。
国破家亡:形容国家衰败、家庭破碎的惨状。
丛台:古代赵国的宫殿遗址,象征着赵王的昔日荣华。
夜来明月:夜晚的月亮,常用来寄托思乡或哀愁的情感。

鉴赏

这两句诗是出自唐代诗人胡曾的《咏史》之中。首先,“赵王一旦到房陵,国破家亡百恨增”一句,通过“赵王”的遭遇,反映了国家动荡、家族灭绝的悲剧,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英雄末路的深切感慨。其中,“一旦”指的是转瞬之间的事情,强调了历史变革的迅速和无常;“百恨增”则是对失去的深沉哀痛,不仅仅是个人之悲,亦是时代之叹。

接着,“魂断丛台归不得,夜来明月为谁升”一句,则通过“魂断”二字传达了诗人对于逝去往事的无尽思念与无法慰藉的心情。这里的“丛台”,在古代文学中常作为怀旧之地,象征着昔日繁华,如今只剩下空寂。“夜来明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通常用以表达思乡、怀远之情。诗句末尾“为谁升”,则是对历史的沉痛提问,既有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无法挽回的历史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赵王的悲剧和夜晚明月的意象,抒写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个人命运的沉思与哀感。

收录诗词(165)

胡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诗.昆阳

师克由来在协和,萧王兵马固无多。

谁知大敌昆阳败,却笑前朝困楚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咏史诗.昆明池

欲出昆明万里师,汉皇习战此穿池。

如何一面图攻取,不念生灵气力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诗.易水

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

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咏史诗.武关

战国相持竟不休,武关才掩楚王忧。

出门若取灵均语,岂作咸阳一死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