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川庄登高高明

衡门秋飒绝嚣尘,三径潇潇旧隐沦。

老去菊萸犹自媚,节临兄弟转相亲。

插花欲满参军帽,洒酒惭非处士巾。

莫问明年谁更健,陶然一醉卧松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深秋时节在川庄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首句“衡门秋飒绝嚣尘”以“衡门”象征简朴的生活环境,秋风飒爽,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三径潇潇旧隐沦”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意境,三径旁的萧瑟景象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老去菊萸犹自媚,节临兄弟转相亲”两句,诗人借菊花和茱萸的盛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亲情的珍视。菊花的“媚”字,不仅描绘了其美丽的姿态,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节临兄弟转相亲”,则体现了节日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加深,兄弟间的亲密无间。

“插花欲满参军帽,洒酒惭非处士巾”两句运用典故,增添了诗意的深度。诗人想要将鲜花插满自己的帽子,却因没有合适的装饰而感到羞愧,这里巧妙地将自己与古代文人相联系,表达了对文雅生活的追求。同时,“洒酒”之举,既是对节日的庆祝,也是对友情的表达。

最后,“莫问明年谁更健,陶然一醉卧松筠”两句,诗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选择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里的“松筠”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希望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表达了对生活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34)

区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

陶令归柴桑,种菊满东园。

累累故侯瓜,五色耀青门。

物畅乃适志,身约道弥存。

世路浩漫漫,是处有波澜。

变故在须臾,忧来原无端。

朝为云中龙,暮为阱中猿。

黄雀岂不高,挟弹有王孙。

遗荣如敝屣,弃置宁足论。

形式: 古风

踏青四首(其一)

习习原上风,青青河畔柳。

风来吹吾衣,柳飞扑吾酒。

自吾返初服,逍遥乐畎亩。

去春住城市,今春耕谷口。

所遇无故物,结心惟逸叟。

岂不念芳辰,其如少良友。

鸟缘求匹鸣,兽为索群走。

感物伤我心,我心独怀旧。

芳草满道旁,拾以贻知厚。

形式: 古风

踏青四首(其二)

驱车出里闾,行行步冈陇。

四顾何萧条,但见丘与冢。

杳杳泉原间,一往如长梦。

前人不复作,后人更追送。

遗羹空堕泪,洒饭兴长恸。

谁云去者疏,来者实总总。

悠悠代谢理,天地元终共。

达人齐死生,不惑复何恐。

形式: 古风

踏青四首(其三)

踏青过中野,秧叶时复齐。

农父秉犁锄,各自向田畦。

晨出事东作,日夕未遑栖。

荒村烟火迟,过午始蒸藜。

馌饷鲜及时,风雨复凄迷。

一农为我言,妻孥向人啼。

上山忧豺虎,入水畏鲸鲵。

盗贼纵横行,诛求彻骨皮。

不见石壕吏,闻之空酸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