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圆通寺

石耳峰头寺,游筇薄晚过。

鸟栖寒树遍,山入乱云多。

孤兴凭谁发,清宵起自歌。

来朝更何处,前路杳烟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圆通寺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联“石耳峰头寺,游筇薄晚过”,开篇点题,描述了诗人傍晚时分行至石耳峰上的寺庙,以竹杖(游筇)为伴,悠然自得的情景。

颔联“鸟栖寒树遍,山入乱云多”,细腻地描绘了四周的景象。鸟儿归巢于寒冷的树木之间,山峦则被缭绕的云雾所覆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颈联“孤兴凭谁发,清宵起自歌”,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自由的向往。在寂静的夜晚,诗人或许会因内心的独白而轻声歌唱,寻求心灵的慰藉。

尾联“来朝更何处,前路杳烟萝”,则以问句的形式,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道路的迷茫与探索。明日醒来,他又将前往何方?前方的道路似乎被烟雾和藤蔓遮掩,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思考,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

智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

远水浮高汉,扁舟载夕晖。

人家随岸断,沙鸟背帆飞。

俗况消村酒,新寒恋布衣。

片云何处起,先我向南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蚤秋

山院梧桐阴未稀,西风连日撼柴扉。

水香湖上莲房嫩,雨足篱根豆荚肥。

爱月未能捐故扇,听砧因想到寒衣。

莼鲈味似当时否,张翰扁舟不见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暮春出城饮田家

朝曦流彩射疏棂,睡起披襟步出城。

山鸟乱啼如有意,野花无数不知名。

信潮催上风初急,细雨欲来诗未成。

一笑且投村舍饮,坐听田父话春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书竹溪僧扇

碧玉千竿水一溪,风光绝胜瀼东西。

山僧定起不知午,满地绿阴沙鸟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