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三)虎溪春日

春日春风掠鬓须。乱山相对拥寒炉。

彩鞭金胜一时无。

自缕青丝成细柳,更堆残雪当凝酥。

儿童且莫唱皇都。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野生活图画。开篇“春风掠鬓须”一句,便给读者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感觉,春风轻拂着树梢,使得枝头上的花苔随风摇曳,如同老人头上的白发。

接着,“乱山相对拥寒炉”这句话,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这里的“乱山”并非指错综复杂,而是山峦起伏,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屏障。而“相对拥寒炉”,则表明诗人独自一人,或许与几位知己在一起,围坐在取暖的火炉旁边,享受着这份静谧与温馨。

“彩鞭金胜一时无”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突显了周围环境的宁静。这里的“彩鞭金胜”,通常是指战马上的装饰,但在此处,却用来强调当前并没有这样的奢华和喧嚣,只是平凡而宁静的生活。

“自缕青丝成细柳”一句,诗人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春日里的自然景象。这里的“青丝”,可能指的是新生的嫩绿色的枝条,它们在春风中摇曳,似乎正在逐渐变得更加繁茂。

“更堆残雪当凝酥”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春天来临,而一些角落里依旧残留着冬日的雪花。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递出一种对时光易逝、季节更迭的感悟。

最后,“儿童且莫唱皇都”一句,似乎是在告诫孩子们不要唱关于繁华都市的歌谣。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也可能是诗人对于世事纷扰的一种逃避与批判。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希望在平静的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春日山野的生活画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俗喧嚣的一种逃避与批判,以及对自然静谧美好的向往。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一)春日即事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

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感别

点点疏林欲雪天。竹篱斜闭自清妍。

为伊憔悴得人怜。

欲与那人携素手,粉香和泪落君前。

相逢恨恨总无言。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浪淘沙令(其一)秋夜感怀

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满城明月半窗横。

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起舞故无成。

此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

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其二)大风作

卷海海翻杯。倾动蓬莱。似嫌到处马头埃。

雨洗御街流到我,吹向潮回。寒似雪天梅。

安石榴开。绣衾重暖笑炉灰。

料想东风还忆我,昨夜归来。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