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金陵折柳亭二首(其二)

桃李蕃晴日,江山秀晚春。

孤舟多病客,长道未归人。

豪俗竞行乐,倦游慵问津。

南山还暮雨,疑有楚台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晴朗的日子里,桃树和李树繁花盛开,江山在晚春中显得更加秀丽。
一艘孤独的小船上,病弱的旅人独自漂泊,长长的道路上没有归家的人。
粗犷的风俗中人们争相寻欢作乐,疲倦的游子懒于打听前方的道路。
南山笼罩在傍晚的雨中,让人怀疑是否有楚国神灵在其中隐现。

注释

桃李:桃树和李树。
蕃:繁盛。
晴日:晴朗的日子。
江山:山河。
秀:秀丽。
晚春:春季后期。
孤舟:孤独的小船。
多病客:病弱的旅人。
长道:长长的路。
未归人:没有归家的人。
豪俗:粗犷的风俗。
竞行乐:争相寻欢作乐。
倦游:疲倦的游子。
慵问津:懒于打听。
南山:南山(泛指南方的山)。
暮雨:傍晚的雨。
疑有:怀疑有。
楚台神:楚国的神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诗作。开篇“桃李蕃晴日,江山秀晚春”两句,通过对桃李花盛开和江山美丽的描述,设置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背景,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怀。

接着,“孤舟多病客,长道未归人”两句,则由景转入情。诗人通过描绘孤独的船只和病中的旅客,以及漫长的道路与未能回归的人,表达了一种孤独、漂泊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豪俗竞行乐,倦游慵问津”两句,写出了世间富贵之人追求欢乐,而自己则是旅途疲惫,对于所到之处的询问也显得懒散无力。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孤寂,也映射出社会上不同的生活状态。

最后,“南山还暮雨,疑有楚台神”两句,以南山暮雨和楚台神灵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自然的氛围。这里的“疑”字用得巧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也可能隐含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某些无法触及或不可知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远的思索,是一首蕴含丰富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四月二十日书二首(其二)

久将醉眼视群儿,只与旁观作笑嘻。

赋芋狙公曾未悟,牵丝木偶几多时。

云间炎景人方畏,地下微阴谁得知。

荣谢古今同此理,老翁端坐但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四月二十日书二首(其一)

十步荒园亦懒窥,枕书小醉睡移时。

健如黄犊时无几,钝似寒蝇老自知。

休惜飞驰春过眼,但求强健酒盈卮。

枇杷著子红榴绽,正是清和未暑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四安道中

地平弥望水,舟稳满帆风。

黄叶新霜后,青山落照中。

封疆天象别,风俗岛夷同。

黯黯危桥夜,疏灯照闭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老舅寓陈诸况不能尽布以二诗代书得閒为和佳也(其一)

欲知老子居陈事,古寺萧条屋数楹。

幸免绝粮惭孔圣,更无环堵羡渊明。

参差拙句何曾是,宠辱浮云无可惊。

断送光阴须美酒,惟应此事费经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