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三)

天地为笼信可哀,南屏旧隐谪仙才。

遗庐尚有孤花在,吊客徒闻独鹤回。

渍酒青鞋褰宿莽,题诗红袖拂荒苔。

太平宰相曾招隐,矫首云霞海上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的一处隐逸之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沉的感慨。首句“天地为笼信可哀”开篇即以天地为笼,暗示出一种被束缚、无奈的氛围,引人深思。接着,“南屏旧隐谪仙才”一句,将目光转向历史上的诗人,通过“谪仙”这一称谓,既赞美了古代诗人的才华,也暗含了对当下处境的自比或共鸣。

“遗庐尚有孤花在,吊客徒闻独鹤回”两句,通过“孤花”和“独鹤”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独与凄凉,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花虽孤,却依然绽放;鹤虽独,仍能飞翔,这种对比中蕴含着坚韧与希望。

“渍酒青鞋褰宿莽,题诗红袖拂荒苔”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行为,渍酒、题诗、拂苔,这些动作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特别是“红袖拂荒苔”,以女性形象的介入,增添了画面的柔美与细腻,同时也可能寓意着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最后一句“太平宰相曾招隐,矫首云霞海上来”以历史典故收尾,借“太平宰相招隐”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四)

东海桑田事岂诬,藏舟夜壑本良图。

摸金山欲移三竺,蒸土陂应决两湖。

地媪荒凉忧竭泽,波神刺促怨投珠。

不知系缆江头石,曾见秦人筑塞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五)

冷泉净寺可怜生,雨血风毛作队行。

罗刹江边人饲虎,女儿山下鬼啼莺。

漏穿夕塔烟烽影,飘瞥晨钟鼓角声。

夜雨滴残舟淅沥,不须噩梦也心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六)

建业余杭古帝丘,六朝南渡尽风流。

白公妓可如安石,苏小湖应并莫愁。

戎马南来皆故国,江山北望总神州。

行都宫阙荒烟里,禾黍丛残似石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七)

珠衣宝髻燕湖滨,翟茀貂蝉一样新。

南国元戎皆使相,上厅行首作夫人。

红灯玉殿催旌节,画鼓金山压战尘。

粉黛至今惊毳帐,可知豪杰不谋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