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十二时偈(其二)》由唐代诗人文偃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时间、生命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洞察。
“鸡鸣丑,一岁孙儿大哮吼。” 开篇以鸡鸣丑时,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同时将这一时刻与“一岁孙儿大哮吼”联系起来,寓意生命的活力与成长。这里,时间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流逝,更是生命发展的见证。
“实相圆明不思议,三世法身藏北斗。”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和生命的理解。"实相圆明"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不思议"则强调了这种真理的不可思议性,即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深奥。"三世法身藏北斗"则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暗示生命在时间的流转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蕴含着不变的真理,如同北斗星一般指引方向,恒久不变。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与宇宙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文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哲理,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身存在和宇宙奥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