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前有一樽酒行》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饮酒赏月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哲思。
首句“飞絮不怨春意薄”,以飞絮不因春意微薄而抱怨,隐喻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面对不如意,也应保持乐观豁达。接着“落花不随流水深”,进一步强调了对命运的淡然态度,即便身处逆境,也不应随波逐流,失去自我。
“一杯酒作千回斟”描绘了诗人反复品味美酒的情景,寓意人生如酒,值得细细品味。随后“风来动月波生襟”,风吹动着水面,月光在衣襟上留下波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襟波潆潆眼波媚,好风催醒月催醉”,诗人的眼中仿佛也映照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与月光交相辉映,显得格外迷人。好风似乎唤醒了沉醉的月色,更添了几分醉意。
“欲醉未醉歌未阑,风随潮去月落山”,表达了诗人虽有醉意,但歌声未尽,仿佛与自然界的风潮和月落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韵律。最后,“裴?不归复何俟,弱质能胜几回死?”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坚韧生命力的赞美,即使面对死亡,也要坚强地活下去。
整首诗通过描绘饮酒赏月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