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真戒讲师

假山砌叠真相似,双竹浇培画不如。

万屋尘嚣无间断,一轩气象自清虚。

持斋欲趁龙华会,升座能翻贝叶书。

官罢亦将辞北阙,携筇先访故人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假山堆砌得真假难辨,两竿翠竹的照料比画还要精美。
万千屋宇在尘世喧嚣中连绵不断,只有这一轩显得清静空灵。
我持斋戒期待着龙华盛会的到来,坐在座位上研读佛经。
官职结束之后,我也将离开京城,手持竹杖先去拜访老友的居所。

注释

假山:人工堆砌的山景。
真相似:像真的山一样。
双竹:两根竹子。
浇培:灌溉培育。
画不如:比不上画中的精致。
万屋:无数房屋。
尘嚣:尘世的喧闹。
无间断:连续不断。
一轩:一轩房舍。
清虚:清静虚无。
持斋:持守斋戒。
龙华会:佛教节日,纪念佛陀降生、成道和涅槃。
贝叶书:用贝多罗树叶写的佛经。
官罢:卸任官职后。
辞北阙:离开朝廷。
筇:竹杖。
故人:老朋友。
居:住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或僧侣对自然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自我修养。开篇"假山砌叠真相似,双竹浇培画不如"表明诗人更倾向于亲近自然,而非艺术加工后的模仿。在下一句"万屋尘嚣无间断,一轩气象自清虚"中,诗人描述了自己超脱尘世喧闹的境界,保持了一种高洁而独立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持斋欲趁龙华会,升座能翻贝叶书"显示出诗人的修行生活和对佛学典籍的研习。龙华会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的宗教盛会,而贝叶书则是古印度用贝多叶制成的经书,象征着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两句"官罢亦将辞北阙,携筇先访故人居"表达了诗人在结束公务之后,准备离开权力中心去寻访老朋友。北阙可能指的是朝廷或官方机构,而携筇则意味着简单的出行姿态,这反映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超然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自在、渴望知识与自然、并重视人际关系的形象。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留题无咎卧陶轩

南陌尘如雾,北窗清有馀。

虽无彭泽柳,已富邺侯书。

昼永禽音缓,门閒马迹疏。

翛然即高枕,嘉兴拟湓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留题毛成叔持月轩

明月来时远,腾腾碧海东。

云收万里外,人在一轩中。

光泫池塘路,凉生枕簟风。

相过喜良夜,莫放酒尊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留题徐成之和轩

生人情谊贵和光,俸薄官閒寄楚乡。

杂遝宾朋四方会,优游风月一轩凉。

杯倾琥珀催人饮,羹煖驼蹄劝客尝。

景趣己佳心未惬,更栽花竹满池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读王逢原文奇其才择甚精者录为一编

人喜相知自昔然,况君埋玉未多年。

雄文一读千行泪,青眼相期万古传。

已掇条枚收美实,更披沙石贮清泉。

东斋倒掩无人语,火煖灯明手自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