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寻春

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

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槛攲深红。

看花叹老忆年少,对酒思家愁老翁。

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理茶烟中。

遥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

薄罗匀雾盖新妆,快马争风鸣杂佩。

玉川先生真可怜,一生耽酒终无钱。

病过春风九十日,独抱添丁看花发。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躺着听到百舌鸟唤来春意,起身寻找村村处处的花柳。
城南那座古老的寺庙四周竹林环绕,一间小屋的曲折栏杆后映衬着深红色的景色。
看着花开感叹自己老去,对着美酒思念远方的家乡,心中满是老翁的愁绪。
病眼无妨,即使云母般的白发纷乱,我也尽力在茶烟中梳理。
遥想二月城外,玉仙和洪福花开得如海洋般繁盛。
轻薄的罗衣如同薄雾般覆盖在新妆之上,骏马疾驰,佩饰发出各种声音。
玉川先生真是令人同情,他一生沉溺于酒,却始终贫困。
春天过去九十日后,我独自抱着新生的孩子,欣赏花开的景象。

注释

百舌:鸟名,叫声婉转。
花柳:泛指花草树木,代指春天景色。
修竹:高直的竹子,常用来形容清幽环境。
攲:倾斜,这里形容栏杆歪斜。
云母:一种矿物,比喻白发。
玉仙、洪福:可能是地名或人名,也可能象征吉祥。
匀雾:均匀如雾的轻纱。
耽酒:沉溺于饮酒。
添丁:添了新生儿。
花发:花开,也指人的头发变白。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初春时节,怀念年轻时光,感叹时光流逝的意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如春风、花柳、古寺中的竹合,小房前的曲槛与深红色的花朵。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出诗人的闲适生活和他对于生命流逝的感慨。

“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着春风的声音,随后起来去寻找那些初生的花与柳,充满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看花叹老忆年少,对酒思家愁老翁。”这里透露出诗人的感伤之情,他在欣赏花卉时不禁感慨岁月流逝,回想起年轻时光,同时又带有一种对家庭的思念和对于生活的忧虑。

“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理茶烟中。”诗人用“病眼”来形容自己的视力模糊,这不仅是生理上的描述,也象征着他内心的迷茫与困惑。同时,“鬓丝强理茶烟中”则显示了诗人在生活中的艰辛和努力。

“遥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这里诗人通过遥想王城外盛开的花朵来表达他对美好景象的向往,即便身处远方,也能感受到那份春意盎然的喜悦。

“薄罗匀雾盖新妆,快马争风鸣杂佩。”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服饰和马匹的细致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竞逐之景象。

“玉川先生真可怜,一生耽酒终无钱。”这里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形容自己一生酷爱饮酒,却始终无法积累财富,这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和批评。

“病过春风九十日,独抱添丁看花发。”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疾病痊愈后的情景,他独自一人抱着孩子,看着花朵绽放,这份宁静与温馨,是他生活中难得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他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侧面,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形式: 古风

次韵乐著作野步

老来几不辨西东,秋后霜林且强红。

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

酒醒不觉春强半,睡起常惊日过中。

植杖偶逢为黍客,披衣闲咏舞雩风。

仰看落蕊收松粉,俯见新芽摘杞丛。

楚雨还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

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闲窗《易》粗通。

解组归来成二老,风流他日与君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子胥奔吴所从渡江也

君家稻田冠西蜀,捣玉扬珠三万斛。

塞江流柿起书楼,碧瓦朱栏照山谷。

倾家取乐不论命,散尽黄金如转烛。

惟馀旧书一百车,方舟载入荆江曲。

江上青山亦何有,伍洲遥望刘郎薮。

明朝寒食当过君,请杀耕牛压私酒。

与君饮酒细论文,酒酣访古江之濆。

仲谋、公瑾不须吊,一酹波神英烈君。

形式: 古风

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出门,还作此诗,意思殊昏昏也

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

雨声来不断,睡味清且熟。

昏昏觉还卧,展转无由足。

强起出门行,孤梦犹可续。

泥深竹鸡语,村暗鸠妇哭。

明朝看此诗,睡语应难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