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乱后江滨路,跫然客里声。
依稀认维梓,邂逅共班荆。
邑里今安否,亲交半死生。
松楸十年泪,和酒对君倾。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诗人于江边漫步时,偶然听到熟悉的声音,引发的深深感慨。"跫然客里声",以足音形容在异乡听到乡音的惊喜与触动。"维梓"和"班荆"都是典故,前者指故乡的梓树,后者借指朋友,表达了诗人与乡人的偶然相遇,如同古人野外相遇时席地而坐,共叙离情别绪。
"邑里今安否",诗人关心家乡和亲朋的安危,流露出对战乱中人们生活的担忧。"亲交半死生"进一步强调了战乱带来的生离死别,令人痛心。最后两句"松楸十年泪,和酒对君倾",诗人回忆起逝去的亲人,泪水融入酒中,表达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奈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战乱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不详
九日阴阴怯远遨,南楼平压骑台豪。
轻飔吹帽何妨落,嚣市登山易得高。
烽火太平州送酒,檄书馀暇客题糕。
归来不尽良辰意,更折黄花照鬓毛。
院静尘嚣隔,閒看砌长苔。
新晴农乍急,旧雨客能来。
适报提壶劝,还惊布谷催。
穷居有先务,一笑且持杯。
溯楚三千里,离淮第一程。
海潮随意送,江月打头迎。
西事端无恙,东风故有情。
篙师浑未解,挂席亦欢声。
三尺青蛇冷剑铓,百跗委蜕像生黄。
分来上界金神节,竖起平生铁脊梁。
千步已穿萝径月,一棱犹带柏台霜。
小烦拄到天坛了,归化为龙亦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