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其一)泛舟西江即事

一桥低。两桥低。枣树湾头西复西。江深雨欲迷。

早乌啼。晚乌啼。两桨归来乌未栖。相逢半路溪。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长相思·其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人以轻盈的笔触,通过"一桥低,两桥低"的描绘,展现出河流两岸桥梁相连的宁静景象,仿佛在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幽静的水乡世界。"枣树湾头西复西"则点明了诗人泛舟的具体地点,枣树环绕,暗示着丰收和季节的更迭。

"江深雨欲迷"一句,通过"江深"渲染出水色的深远与神秘,"雨欲迷"则营造出一种烟雨蒙蒙的氛围,给人以迷离之感。接下来的"早乌啼,晚乌啼",通过对乌鸦叫声的描写,暗示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寂寥的意绪。

"两桨归来乌未栖"进一步描绘了舟行者的归途,桨声与乌鸦的啼叫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而"相逢半路溪"则寓意着意外的相遇或旅途中的小插曲,给平淡的行程增添了一丝趣味和惊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简洁的词语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景致,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其二)泛舟西江即事

双头钗。独头钗。一样金鹅两样排。钗梁起四台。

乌帽来。白帽来。湖就矶头望几回。菖蒲花未开。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点绛唇(其一)送春

恼杀啼鹃,逢人还道春归去。留人不住。

谁要留春住。花絮茫茫,万点愁人绪。

归何处,春归无路。莫是人归路。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二)姜亦舆汝长庚庚邀听琵琶

抱出檀槽,金丝拨子轻轻落。浅围罗幕。

月上栏杆角。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敲银索。

梦回妆阁。花底飞乌鹊。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三)采莲曲

南浦风微,画桡已到深深处。藕花遮不住。

不许穿花去。隔藕丛丛,似有人言语。难寻溯。

乱红无主。一望斜阳暮。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