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怀

孤怀与谁论,经冬复徂夏。

迟迟云中人,白龙不可迓。

燕石久什袭,藏之乃愈固。

千里想神驹,买骨期旦暮。

伯乐匪无衣,喷鸣应有数。

凤凰患朝饥,高飞且回顾。

爰念修竹花,结实岂终误。

我爱鹿门山,园林多蔓绿。

护彼霜雪侵,淹滞同流俗。

流俗安足依,蔓绿长芳菲。

山鸟去仍来,悠悠盼春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写怀》,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诗中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孤怀与谁论”,直接点出诗人的孤独感,仿佛在问世间有谁能理解他的心事。接着,“经冬复徂夏”描述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随后,“迟迟云中人,白龙不可迓”运用象征手法,将自己比作云中的旅人,而白龙则象征着难以触及的理想或目标,表达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与无奈。

“燕石久什袭,藏之乃愈固”一句,以燕石比喻自己的才华或理想,经过长时间的珍藏与积累,变得更加坚定。接下来,“千里想神驹,买骨期旦暮”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赏识与实现梦想的急切心情,如同千里追寻神驹的骑士,期待伯乐的出现。

“伯乐匪无衣,喷鸣应有数”借用伯乐相马的故事,暗示自己虽未遇知音,但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凤凰患朝饥,高飞且回顾”则以凤凰自比,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着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同时不忘回顾过去,珍惜曾经的努力与付出。

“爰念修竹花,结实岂终误”通过修竹与花朵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坚信,即使面对困难与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希望。“我爱鹿门山,园林多蔓绿”描绘了诗人向往的自然环境,鹿门山象征着心灵的归宿,而蔓绿的园林则是精神寄托之所。

最后,“护彼霜雪侵,淹滞同流俗”表达了诗人对保持自我独立与坚持理想的态度,即使在外界的压力下也不愿随波逐流。“流俗安足依,蔓绿长芳菲”强调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即使在世俗的环境中,也要坚守内心的价值观。“山鸟去仍来,悠悠盼春归”以山鸟的自由飞翔,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真善美的坚守,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卫其自小像

百岁终当尽,岂为斯人悲。

毕生述孔业,一半遭乱离。

我有大泽僻,远引疑先几。

朝游石镜峰,暮归洗马池。

浮沉三十年,见闻无旧知。

因人理南策,相见海之湄。

不敢论往事,欣然为后期。

雷宗依东林,心迹毋相遗。

乘兴每倏然,系舟雷峰陲。

乐事不可待,寒暑嗟密移。

一旦成朝露,厥嗣哀淋漓。

挥涕想音容,抱像乞一辞。

展轴犹俨然,相对如昔时。

生死俱不言,后世谁当疑。

形式: 古风

青松篇

我年已六十,黄花开未残。

落木风初劲,澄江月正寒。

所与共千峰,青松当露漙。

霜重百卉枯,葱郁犹可观。

桃李竞芳晨,敛容若盘桓。

而非黜繁华,意在三春前。

而非乐枯槁,庭葩无久鲜。

拳曲荫崇台,廓落宇宙宽。

挥杯就清影,颇觉形骸安。

远近呼良朋,坐久生夕烟。

此乐不可说,说乐岂其天。

岁月忽自知,俯仰良欣然。

我乐与他乐,不离松树边。

各各起奇情,安得不忘年。

形式: 古风

岁晏

抚景岁云暮,山寒人境幽。

乱霞空布满,深松藏径修。

高低距百丈,回曲将三休。

登台观云变,倚树闻石流。

忽睹归鸟忘,岂为卒岁谋。

归鸟无所知,人心自绸缪。

人心不似鸟,似鸟何优游。

鸟若似人心,万物多欣忧。

石壁分鸠月,空林限鹿丘。

虽有桃花源,顾盼终夷犹。

所赖天地宽,川陵容老叟。

上有千仞梯,长啸高峰头。

下有九曲渊,汗漫乘轻舟。

相携三五辈,日出课西畴。

以此乐长年,人生当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买花辞

买花莫买叶,买叶草离离。

花种从根来,枝叶相扶持。

叶堕花影稀,影稀风易吹。

风吹花不落,花落自有时。

落时非无花,花落子垂垂。

春来花复发,枝叶宁亏危。

枝叶信所天,非关花盛衰。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