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会同馆

一持天子节,兹喜去龙庭。

大漠夜犹白,寒山春不青。

峰多常蔽日,地绝欲回星。

同类惟所适,鸣镳毋暂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手持天子的符节,此刻欢喜离开皇宫。
大漠的夜晚依然明亮,寒冷的山岭春天也不见青翠。
山峰众多常常遮住阳光,大地偏远几乎看不到星辰。
同类生物各自寻找归宿,驾车疾驰不要停歇。

注释

天子节:皇帝的象征,代表权力和权威。
龙庭:古代对皇宫的代称,这里指皇帝的居所。
大漠:广阔的沙漠地区。
寒山:指气候寒冷、植被稀疏的山区。
峰多:形容山峰众多。
地绝:地势偏远,人迹罕至。
同类:指有相似特性的生物。
鸣镳:马嚼铁的声音,这里比喻驾车疾驰。
毋:不要。
暂停:停止前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理思考。

“一持天子节”,这里的“天子节”可能指的是一种权力或是帝王的符节,诗人手持此物象征着某种使命或责任。接着“兹喜去龙庭”,表达了诗人对前往龙庭(可能是一处神秘或仙境的地方)的期待和喜悦。

“大漠夜犹白”、“寒山春不青”,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自然景象。大漠之中,夜晚依旧是白色的,这可能暗示了时间的静止与空间的辽阔。寒冷的山峰上,春意未生,反映出一种季节的不协调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峰多常蔽日”、“地绝欲回星”,这两句则写出了山峰高耸、遮蔽了阳光,以及大地与星辰之间似乎有了一种断裂,表达了诗人对超越现实世界、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

“同类惟所适”、“鸣镳毋暂停”,最后两句通过描写同类相聚和马铃声不断,传递出一种行进中的不息和寻找自我位置的心情。诗人可能在表达对知识分子之间交流的渴望,以及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情怀。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并亭

蹛林初跃玉羁旋,已觉芳菲近日边。

塞上胭脂侵酒面,江南寒食落尊前。

魂迷一水花临浦,醉入东风絮满天。

金谷更饶春色好,四难犹恐负华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正月五日与馆伴耶律防夜燕永寿给事不赴留别

万里来持聘玉通,今宵宾燕为谁同。

铙歌自醉天山北,汉节先随斗柄东。

半夜腾装吹朔雪,平明跃马向春风。

使车少别无多恋,只隔燕南一信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召至龙图阁观书

君王又诏蓬莱宴,三阁崔嵬压海鳌。

翠玉装舆容扈跸,黄金涂纸看挥毫。

尧文自与星辰烂,汉殿常依日月高。

四十年来无此会,恩深不觉醉仙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刑部侍郎致仕王熙仲挽词

解组归来岁月侵,应无尘土上华簪。

犹闻别鹤山中怨,忽送冥鸿日外沉。

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

与君曾论平生事,不觉临觞泪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