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游蜀

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

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

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

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东堂虽然未能立即成功,但向西出发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蜀地的马儿熟悉归途,巴山仿佛是曾经游历的地方。
星辰照耀着剑阁,花开满锦江流淌。
在青翠的树林下,乐声悠扬,不时能听到祭祀诸葛亮的仪式。

注释

东堂:指主人居住的堂屋。
捷:顺利,成功。
复:再,又。
蜀马:产于四川的马。
归路:回家的路。
巴山:泛指四川的山脉。
旧游:过去的游历之地。
星临:星辰照耀。
剑阁:位于四川的一座著名关隘。
花落:花瓣飘落。
锦江:成都著名的河流。
鼓吹:乐队演奏。
青林:青翠的树林。
祭武侯:祭祀诸葛亮(武侯是诸葛亮的谥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情景,诗人在为朋友送行时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表明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无奈和惆怅,即使是不能如愿的聚会,也无法阻止朋友向西方的远去带来的忧愁。"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则写出了朋友熟悉的道路和重逢的故地,如同旧日游历一样,这里的"蜀马"指的是前往四川(古称蜀)之路的马匹,"巴山"特指长江三峡之一的巴东。

接下来的两句"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星辰、剑阁(古代关隘名)与花瓣、锦江(长江在四川一段)的联想,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慨。"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则是诗人通过对军队行进中鼓角声响的描述,以及偶尔听见为古代名将武侯(可能指著名的蜀汉名将诸葛亮)举行祭祀的声音,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送厉图南往荆州觐伯

云水入荆湘,古来鱼鸟乡。

故关重隔远,春日独行长。

山溜含清韵,江雷吐夜光。

郡中词客会,游子更升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台州唐兴陈明府

见说海西隅,山川与俗殊。

宦游如不到,仙分即应无。

瀑布当公署,天台是县图。

遥知为吏去,有术字茕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边将

防秋戎马恐来奔,诏发将军出雁门。

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

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

若纵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刘山人归洞庭

却共孤云去,高眠最上峰。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虫声急,夜深山雨重。

当时同隐者,分得几株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