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二首(其一)

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时。

事会乃适然,隐见无预期。

鹰扬若有意,何异熊与罴。

羊裘若无心,客星光亦微。

营丘与钓台,千载高嵬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的隐逸生活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首句“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时”以富春江和渭水为背景,暗示两位主人公虽身处乱世,却并未逃避现实,而是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来应对时代。接着,“事会乃适然,隐见无预期”表达了命运的偶然性和人生的不可预知性,强调了个人选择与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

“鹰扬若有意,何异熊与罴”运用比喻手法,将两位主人公比作雄鹰、熊罴,形象地展现了他们坚定而内敛的性格,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这里的“鹰扬”象征着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而“熊与罴”则代表了力量与坚韧。

“羊裘若无心,客星光亦微”进一步深化了对两位主人公性格的描绘。羊裘在这里可能是指古代隐士的服饰,象征着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无心”则暗示了他们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将“客星光”比作微弱的光芒,既是对他们隐居生活的侧面描写,也暗含了对他们在历史长河中虽不显眼但依然留下独特印记的肯定。

最后,“营丘与钓台,千载高嵬嵬”将两位主人公的居所——营丘(可能指齐国的都城临淄)和钓台(相传为姜太公钓鱼的地方)相提并论,强调了他们的生活地点虽非传统意义上的“名山大川”,但却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价值。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就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生态度与精神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自由、内在平和与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古二首(其二)

采莲入深谷,养此眉与须。

一朝事适逢,敢自爱幽隅。

以身为羽翼,岂曰为帝储。

安危在一割,汉道争须臾。

卓哉四老人,山水本空虚。

形式: 古风

清晓

清晓候门立,癯然骨空留。

举步衣尘飘,知是儒者流。

向我一长揖,未言知有求。

曰来自暮春,挟卷逐朋俦。

只言秋有花,谁知雪空稠。

许织既非素,颜瓢亦足羞。

男儿志四方,身口不自谋。

日饥犹可支,夜寒风飕飗。

击石爇□枝,即此是衾裯。

吾道乃终穷,悔不事荒畴。

薙发入空门,未审能见收。

我闻心惨裂,哽咽语不休。

止止勿复道,分钵润枯喉。

斯文天未丧,诗书安可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即事有寄二首(其一)

贵贱本殊伦,祸福无常理。

大宝不发光,常恐逼神忌。

宁作井中泥,毋为江上水。

水清起波澜,泥浊甘同弃。

宁为井中蛙,毋作枝间翠。

枝高弋者慕,井深终有底。

达人置其身,不以众趋地。

卑污胜高明,高明吾深耻。

形式: 古风

即事有寄二首(其二)

多难贱骨肉,豺虎同居止。

神驭若无方,爪牙奋其利。

盈盈天地间,出入将焉避。

防维非不同,耻辱皆有以。

所贵我无心,无心以终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