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證无得赋竹山

好山虽可爱,懒入翠重重。

静看千竿玉,清如五老峰。

径阴禅履润,林密佛香浓。

灵运知师意,无劳蹑屐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尽管好山风景优美,我却懒得去那层层叠翠的地方。
静静地欣赏千根竹子,它们像碧玉般清秀,如同五老峰的景象。
走在小径上,禅意的脚步让鞋底湿润,树林深处弥漫着浓郁的佛香。
谢灵运深知这种意境,无需特意寻找足迹就能体会。

注释

好山:美丽的山峦。
懒:懒得。
翠重重:层层叠翠的绿色。
静看:静静观赏。
千竿玉:千根修长的竹子。
五老峰:著名的山峰名。
径阴:小径的阴凉处。
禅履:僧侣的脚步。
佛香:寺庙或禅林中的香气。
灵运:谢灵运,南朝诗人。
师意:禅师的心境。
蹑屐踪:特意寻找足迹。

鉴赏

这首宋诗《为證无得赋竹山》是陈郁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山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好山虽可爱”开门见山,赞美山之秀美,然而接下来的“懒入翠重重”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不愿轻易踏入繁复的绿色深处。

“静看千竿玉”运用比喻,将竹子比作千竿玉立,形象地刻画出竹林的挺拔与洁净,犹如五老峰般的清峻。诗人通过“径阴禅履润,林密佛香浓”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宁静与禅意,竹径上的阴凉仿佛僧侣的足迹,而浓郁的竹香则暗示着佛家的修行气息。

最后两句“灵运知师意,无劳蹑屐踪”借东晋诗人谢灵运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无需特意追寻,自然能领会竹山的意境,暗合了他内心的恬淡与超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竹山的深深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1)

陈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以七字律羽扇赠行

匹马东淮两月奇,归衔俄尔带新资。

吟高已中唐人律,名重宜魁浙漕闱。

彩舫香冲荷叶去,捷旗荣与菊花期。

赠君羽扇还知否,文阵千军可一挥。

形式: 七言律诗

忆钱春塘

识面论心已半生,买山无计得同盟。

行藏为是关天理,会聚因难遂客情。

月户评春花影澹,风廊逃暑竹声清。

安舲何日来城角,细举前吟为再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园夜

双虹跨曲池,疏花露回渚。

柳阴月上光,水凉人坐语。

避喧已不然,闻歌更何许。

凄凄金缕曲,飒飒玉盘雨。

哀音忍重听,孤怀非昔似。

形式: 古风

次韵赠张秋岩

清高非一事,最好是吟怀。

吴会相逢日,春风入酒杯。

雪舟回石浦,云户掩秋崖。

合作兰台客,朝家有逸才。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