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未学黄庭,衰颜已可惊。
诗能如阮籍,评不愧钟嵘。
玉轸调初美,冰壶想更清。
兔园风雪甚,还听雁来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通过对个人衰老之态的自嘲,以及对诗歌创作的自我期许,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高雅艺术的追求。首句“曾未学黄庭,衰颜已可惊”表达了诗人虽然未深入学习黄庭坚的诗风,但岁月已在他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接下来,“诗能如阮籍,评不愧钟嵘”借用阮籍的才情和钟嵘的品评标准,表明自己希望能写出如阮籍般深情的诗作,评价上也能得到钟嵘般的认可。
“玉轸调初美,冰壶想更清”两句,以琴瑟之音和冰壶之喻,形容诗篇的音韵优美和意境高洁。最后,“兔园风雪甚,还听雁来声”描绘了冬日园中风雪交加的景象,以自然环境烘托出诗人静待佳音的心情,期待着友人如雁南飞般的书信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既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艺术追求的执着,又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和诗。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始觉回波定,还看曲渚平。
舞鸥随下上,寒日共浮倾。
后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
春云已泊帘,浓淡半晴天。
沙草微抽绿,林枝远带烟。
况兹逢晚景,那更送归船。
苦酒聊为酌,无劳辨圣贤。
雁荡高高路莫通,衔芦秋翼入云峰。
山头水阔不见影,岩下沙平时有踪。
千仞柱天何敛闪,万工挥笔漫轻浓。
葛巾蜡屐未能著,空羡青苍重复重。
海边巉绝有苍山,怪怪奇奇物象闲。
百丈素流珠喷薄,千重红树火回环。
远寻僧寺石屏下,时遇野人云屋间。
今日京华见君说,便思轻舸出东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