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退之传毛颖,步骤过迁固。

当时不入眼,怪笑且惊怖。

柳州极不平,裁书细说喻。

浮云蔽两曜,凭虚亦暂驻。

何伤黄道行,终古元气聚。

呜呼古今一,吾其秘缃素。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韩愈写下毛颖传,步伐超越了司马迁和班固。
在当时并未被看重,人们嘲笑并感到惊恐。
柳宗元心中极度不平,他写信详细阐述道理。
浮云遮蔽太阳和月亮,但虚无中也能暂时停留。
黄道运行何足挂齿,自古以来天地元气始终凝聚。
哎,古今如一,我将这些深藏于书籍之中。

注释

毛颖:毛颖,指毛笔,这里借代韩愈的《毛颖传》,一篇寓言文,以毛笔为主角。
迁固:司马迁和班固,两位古代著名史学家,这里是赞美韩愈文章的影响力超越他们。
裁书:裁书,指书写信件,表达柳宗元的情感。
凭虚:凭虚,指浮云,也象征着虚无缥缈的境地。
黄道:黄道,古人认为天上的黄道是太阳运行的轨迹,这里比喻世间运行规律。
元气:元气,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根本力量或生命的根本活力。
缃素:缃素,泛指古代的白色生丝纸张,这里指书籍或信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翌的作品,名为《有感》。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历史事件反思的诗歌。

“退之传毛颖,步骤过迁固。”这里的“退之”指的是唐朝诗人杜甫,他曾提及古代贤臣毛颖。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变动无常的历史进程感到困惑。

“当时不入眼,怪笑且惊怖。”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当下社会现实时的心境。他们无法理解当下的混乱局势,不禁发出怪异的笑声,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

“柳州极不平,裁书细说喻。”柳州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历史事件或政治斗争。诗人通过“裁书”这个动作,表达了对过去不公正历史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浮云蔽两曜,凭虚亦暂驻。”这两句用天文现象比喻世事无常和权力的短暂。诗人感慨于自然界中光芒万丈的太阳和月亮也会被浮动的云层遮掩,正如那些依靠虚幻的权力者们,他们的地位也是不稳固的。

“何伤黄道行,终古元气聚。”这里的“黄道”可能指的是儒家思想,即孔子的学说。诗人表达了对这种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强调了它的持久影响力。

最后,“呜呼古今一,吾其秘缃素。”诗人感叹历史与现实的相连性,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某些根本性的东西是不变的。末尾的“吾其秘缃素”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这种不变之物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坚守。朱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作为知识分子的无奈与担当,以及对于真理和正义永恒不变的执着信念。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次韵书事(其一)

西风昨夜入庭梧,况味今年似旧无。

想见防秋有长策,幽人真欲反吾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胡明仲见寄

去年玉笋班,仰视见櫑具。

论事似陆贽,任事似裴度。

今年起衡山,出守非不遇。

床头看周易,象在益长裕。

解琴须更张,谋国乃疾固。

要开天地炉,更使万物铸。

可怜冰氏子,大似铁炉步。

自谓乐于贫,公乃知其素。

来删城旦书,聊免吏部注。

祝公早来朝,为上宽北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竹枕

方床洗湘斑,夏簟织蕲笛。

谁与同卧起,青奴甚相得。

嘉哉直节君,契分近愈密。

深林捕猫头,乃复枕上膝。

直从无热天,径下清凉国。

早晚报平安,一觉我自适。

梦中从我游,子猷推第一。

形式: 古风

西园月夜竹影满堂

良夜天彻幕,林间月如筛。

解与竹传神,月娥真画师。

东坡元不死,鹤驾相追随。

习气未扫除,戏笔聊一麾。

调和水墨匀,幻出虬龙枝。

图成不挂壁,掷地容俯窥。

欲进复小却,尚虑鞋底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