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
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
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
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
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
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
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
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
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注释

荻芽:荻草的嫩芽,又名荻笋,南方人用荻芽与河豚同煮作羹。
杨花:即柳絮。
不数:即位居其上。
莫加:不如,比不上。
封豕:大猪。
怒目:瞪着眼睛。
吴蛙:吴地青蛙。
“庖煎”句:说如果烹调得不得法。
镆铘:古代宝剑名。
资齿牙:犒赏牙齿,这里指吃。
党护:袒护。
矜夸:自夸,这里指对河豚夸赞不绝。
美无度: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
死如麻:死去的人像麻一样多。
咄嗟:叹息。
“退之”二句:退之即韩愈。
子厚:柳宗元。
柳宗元谪柳州,韩愈有《答柳柳州食虾蟆》诗,中有“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句。
舛差:差错,危害。
曾:岂,难道。
称:相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主要描绘了春天河豚鱼的奇特景象和其潜在的危险。诗的前两句“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描绘了春季的景色,为河豚出场做了铺垫。接着,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河豚的外形和毒性:“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河豚的奇异外貌和剧毒。

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河豚美味无比,但处理不慎就会致命:“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暗示了误食的严重后果。然而,南方人对河豚的赞誉与诗人自己的反思形成对比:“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誇。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他们过分夸赞河豚的美味,却忽视了其潜在的危害。

诗人以韩愈和柳宗元两位文人为例,他们分别在潮阳和柳州面对不同的异物(笼蛇和虾蟆),虽然令人厌恶,但他们并未因此丧命,说明河豚的美味并非绝对的好事:“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最后,诗人感慨道,事物之美恶应有度,过犹不及,河豚的美味背后隐藏着无尽的祸患:“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河豚鱼为媒介,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过度追求美食可能导致危险的警示,以及对适度和平衡的崇尚。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范景仁席中赋莆萄

朱盘何累累,紫乳封霜厚。

今为马谷繁,昔酿梁州酒。

乃知西土珍,汉使传应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范景仁紫微见过亦谒不遇道上逢之

朝游翔凤池,暮直中书省。

无由见颜色,况乃当畏景。

退朝八月朔,因得修造请。

高闳一何新,未归闾巷静。

版刺留姓名,不遑伫轩屏。

驱马返我庐,道逢驺从整。

敛辔莫敢行,顾望立俄顷。

还家稚子言,有车来炳炳。

传是紫微人,将回犹引领。

如何互相乖,徒自想形影。

更待秋风高,缓步时往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范殿丞通判秦州

天水出名马,多称黄金羁。

正值羌已和,边草复离离。

乘肥固未失,所蕴不得施。

主人本燕客,宁独事书诗。

志尚功名间,管乐犹一时。

去去勿复道,磊落为男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表臣斋中阅画而饮

尝观韩干马,人物亦如生。

君收四病骨,无肉只峥嵘。

二匹痒磨树,二匹纵其情。

意思若不任,千里未可行。

古绢蠹已尽,彩色无精明。

叹惜传至此,几人金帛轻。

隋时有名笔,独写严君平。

犹持杖头钱,罢肆心莫营。

魁然中贵人,坐榻不知名。

画中有画屏,山石侔天成。

今时长沙叟,猕猴檞林横。

疏毛与设色,前代何角争。

馀存品虽高,我未易敢评。

主人愈好事,缄笥酒壶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