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当黄昏的余晖笼罩着潭州,信步登上官舍的空楼。眼前的景色触动情怀,古今多少事齐集眼下,涌上心头。
高高的九嶷山上有故君的墓丘,滋润竹色的泪痕记录着心中的哀愁。屈原在楚歌中展现着美丑,他为兰花的芳心易改痛心疾首。
当年陶侃的战舰摧枯拉朽,如今荒弃的沙滩只有雨声依旧。贾谊的破庙年久失修,呜呜的风声诉说着其中的缘由。
我在故园久久地等候,看不见应约前来的老友。准备了潭州特产松醪名酒,谁与我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注释

潭州:唐代为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
无端:没来由地。
湘泪: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
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
楚歌:指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等。
陶公:指东晋陶侃,其墓在今湘潭。
贾傅:指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
长沙有贾谊庙,庙即贾谊宅。
承尘:天花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怀旧之情和对过往时光的无尽追忆。"潭州官舍暮楼空"一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官舍暮楼空寂,是时间流逝后的孤独与淡漠。"今古无端入望中"则表明诗人心中的情感随着目光的延伸,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融入到了对过往记忆的深切追思之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这里的“湘泪”指的是湖南一带的雨水,这里的雨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楚歌重叠怨兰丛"则通过对古代楚地歌谣的反复吟唱,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眷恋以及对往昔岁月的不舍。

接下来的两句"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通过历史上的名将和破败的庙宇,渲染出了一种时代变迁、英雄落幕的情怀。这里的“陶公”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名将陶渊明,“贾傅”则可能是唐代的一位将领,这两人的形象在此被用来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个人功业的无常。

最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无法归去的深切感慨,以及面对孤独时光,借酒浇愁的寂寞。这里的“故园”和“松醪”,都是怀旧之情的象征,而“与谁同”则是诗人内心孤独无援的写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人物以及个人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深沉的怀旧主题。诗中的意象丰富而又不失哀艳,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难以割舍的情感。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飞来绣户阴,穿过画楼深。

重傅秦台粉,轻涂汉殿金。

相兼惟柳絮,所得是花心。

可要凌孤客,邀为子夜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蝶三首(其一)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

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

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