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螀。

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

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荥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

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

形式: 古风

翻译

成都城中秋夜漫长,明亮的灯笼照亮空荡的厅堂。
高大的梧桐树下,月光皎洁,鹊鸟飞翔;衰败的草丛中,露水打湿了寒蝉的叫声。
书房里的书生刚刚读完书,想睡又难以入眠,心中愁肠百结。
他起身走动,一圈又一圈,满心哀叹;一夜之间,黑发如霜,青春不再。
中原的日月使用着胡人的历法,幽州的老首领身披黄袍。
想象荥河、温洛的源头之地,能否成为永远的边疆故乡。
华丽的战袍上雕饰着鹰形图案,三尺剑锋寒气逼人。
一旦出塞,请你亲眼看看,早晨从宝鸡出发,傍晚已至长安。

注释

成都:地名。
秋夜:秋季的夜晚。
灯笼:照明工具。
蜡纸:蜡烛的纸罩。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啼寒螀:寒蝉鸣叫。
断肠:极度悲伤。
秋霜:比喻白发。
中原:中国中部地区。
胡历:胡人的历法。
幽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柘黄:黄褐色。
荥河:河流名。
温洛:河流名。
旃裘乡:边疆地区。
雕鹘盘:雕饰有鹰的战袍图案。
霜雪寒:形容剑锋冷冽。
旦发:早晨出发。
暮长安:傍晚到达长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兴》,通过描绘成都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深沉感慨。首句“成都城中秋夜长”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漫长且寂静。"灯笼蜡纸明空堂"则描绘出明亮的灯笼照耀着空荡荡的厅堂,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接着,“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螀”两句,以自然景物烘托出秋夜的凄凉,月光洒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飞鹊穿梭其中,而寒蝉在衰草间悲鸣,露水打湿了它们的栖息地。

“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写书生结束阅读,内心充满愁绪,难以入睡,暗示了诗人的忧国之情。“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壮志未酬的无奈,一夜之间仿佛白发如霜。

后四句“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暗指国家沦陷,外族统治,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怀念。“荥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希望回到黄河、渭水流域,那里曾是中原大地,如今却成了异族的领地。“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展示了诗人曾经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战争的渴望。

最后两句“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期盼一展身手,收复失地的决心,从早出发至傍晚抵达长安,象征着漫长的征途和坚定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哀愁,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秋声

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快鹰下韝爪觜健,壮士抚剑精神生。

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戎兴。

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弓力劲。

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

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

形式: 古风

秋怀

策策桐叶风,濛濛菊花雨。

空堂一灯青,幽壁百虫语。

嗟余岂愿仕,老病归无所。

屈指计岁年,强半堕羁旅。

荷戈北戍秦,挂席西适楚。

名惭垂竹帛,文不谐律吕。

所馀惟一死,忍复类儿女。

金丹或可成,青霄渺轻举。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秋怀

少时本愿守坟墓,读书射猎毕此生。

断蓬遇风不自觉,偶入戎幕从西征。

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

颔须白尽愈落莫,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

平生养气颇自许,虽老尚可吞司并。

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其二)

短裘入重云,长镵求灵药。

人蔘四体具,狗杞群吠恶。

采实去条枚,摘花弃跗萼。

长啸忽蹑空,天台赴幽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