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恩

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

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押[支]韵

翻译

樱花已经凋零,春天的气息显得疲惫
我在秋千架下归来时

注释

樱花:盛开的樱花。
花:花瓣。
落尽:全部凋谢。
春:春季。
将:即将。
困:疲倦。
秋千架:儿童游戏的设施。
下:下面。
归:返回。
时:时候。
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代表时间流逝。
暗:昏暗。
斜月:倾斜的月亮。
迟迟:缓慢、漫长。
在:存在于。
枝:树枝上。
彻晓:直到天亮。
纱窗:薄而透明的窗户。
待:等待。
来:到来。
君:你。
不知:不知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樱花落尽的画面,诗人借此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等待亲人归来的哀愁。"樱花落尽春将困"一句,以樱花的凋零象征着春天即将过去,而春天的美好也随之消逝,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的留恋和不舍。

"秋千架下归时"中的“秋千”,是古代女子娱乐玩耍的器具,此处形容月下的长廊或庭院中静谧的氛围。诗人在此刻回家,显得有些孤独和寂寞,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

"漏暗斜月迟迟"这句,通过对夜晚时光流逝和斜月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氛围。"花在枝"则是对春天最后残留美好的抒情,也隐含着对即将消逝之事物的珍惜。

"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一句,诗人在清晨的细网窗前静候亲人的到来,却不被对方所知。这里透露出一种深切的相思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无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末时光流逝、樱花凋零以及月下的寂寞氛围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情以及对即将过去美好的留恋。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咏春诗。

收录诗词(72)

李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字:重光
  • 号:钟隐
  • 生卒年: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相关古诗词

谢新恩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锦堂春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形式: 词牌: 乌夜啼

一斛珠

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忆江南(其一)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