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宫怨

汉宫中选时,天下谁为校。

宠至莫言非,恩移难恃貌。

一朝居别馆,悔妒何由效。

买赋岂无金,其如君不乐。

形式: 古风 押[效]韵

翻译

在皇宫挑选嫔妃的时候,世间谁又能成为评判的标准?
受到宠爱时不要说错话,恩情转移后容貌不再重要。
一旦被安置在偏殿,后悔嫉妒的情绪又怎能表现出来呢?
购买诗文才华难道缺钱吗?只是你已不再快乐。

注释

选时:挑选嫔妃的时候。
校:评判标准。
宠至:受到宠爱。
恩移:恩情转移。
别馆:偏殿。
悔妒:后悔和嫉妒。
买赋:购买诗文才华。
君不乐:你已不再快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西宫怨》,以一个宫女的视角,描绘了她在汉宫中被选入后,面对宫廷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无奈情绪。诗的前两句“汉宫中选时,天下谁为校”描绘了入选宫廷的荣耀,暗示竞争激烈,无人能预知最终结果。接着,“宠至莫言非,恩移难恃貌”揭示了宫廷生活的现实,即使得到一时宠爱,也不能仅凭容貌或美德长久,恩宠随时可能转移。

“一朝居别馆,悔妒何由效”表达了宫女对未来的忧虑,一旦失去皇帝的青睐,即使后悔嫉妒也无法挽回。最后两句“买赋岂无金,其如君不乐”则暗示了宫女内心的苦楚,纵然有金钱可以买得诗文来抒发情感,但若皇帝不开心,一切努力都显得徒劳。

整首诗通过宫女的内心独白,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冷酷无情和人性的复杂,以及女性在其中的无力与悲哀。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沉而感人的宫廷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西湖闲望

夏景已多趣,湖边日更佳。

园葵杂红紫,岸柳自攲斜。

雨气收林表,城阴接水涯。

爱闲输白鸟,尽日立汀沙。

形式: 五言律诗

西禅院竹

古寺带脩冈,青葱万竿玉。

春梢长旧林,夏雨湿新绿。

幽禽啸呼杂,晚照阴晴续。

解带欲忘归,壶觞欢自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观书

山阳女子大字书,不比常流事梳洗。

亲传笔法中郎孙,妙作蚕头鲁公体。

试写麻笺滑似苔,墨蛟矫矫秋潭底。

形式: 古风 押[荠]韵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题蒙亭

吾年将五十,尚未暇读易。

一闻蒙亭说,乃见适所适。

维时明进退,岂不在泉石。

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鸡蹠。

床头龙唇琴,案上科斗籍。

风物稍佳时,把酒会三益。

况以兄为郎,仕也人岂迫。

垂之爱之深,自匪逢时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