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禅院竹

古寺带脩冈,青葱万竿玉。

春梢长旧林,夏雨湿新绿。

幽禽啸呼杂,晚照阴晴续。

解带欲忘归,壶觞欢自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西禅院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机盎然的山寺竹林景象。首句"古寺带脩冈",以古寺为背景,展现出山势起伏的修长山岗,给人以历史的沉淀感。接下来的"青葱万竿玉",运用比喻,形容竹子青翠如玉,万竿挺立,生动地描绘出竹林的翠色欲滴和繁茂。

"春梢长旧林",写出了春天竹子新梢生长,给旧林带来新的活力,富有季节变化的气息。"夏雨湿新绿"则进一步描绘了夏日雨后竹叶的新鲜翠绿,增添了湿润与生机。"幽禽啸呼杂",通过鸟鸣声的描写,增添了山林的自然和谐氛围。

"晚照阴晴续",傍晚时分,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光影斑驳,阴晴交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变幻的意境。最后两句"解带欲忘归,壶觞欢自足"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这美景中,忘记归途,只愿在此享受饮酒作乐的闲适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禅院竹林的四季之美,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观书

山阳女子大字书,不比常流事梳洗。

亲传笔法中郎孙,妙作蚕头鲁公体。

试写麻笺滑似苔,墨蛟矫矫秋潭底。

形式: 古风 押[荠]韵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题蒙亭

吾年将五十,尚未暇读易。

一闻蒙亭说,乃见适所适。

维时明进退,岂不在泉石。

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鸡蹠。

床头龙唇琴,案上科斗籍。

风物稍佳时,把酒会三益。

况以兄为郎,仕也人岂迫。

垂之爱之深,自匪逢时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观王氏书

先观雍姬舞六幺,妍葩发艳春风摇。

舞罢英英书大字,玉指握管浓云飘。

风驰雨骤起变怪,文鳐昼飞明珠跳。

席客聚立惊且叹,笔何劲健人柔夭。

昔时裴旻能剑舞,丹青助气精神超。

艺虽不同意有会,世事相假非一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观史氏画马图

谁缝冰纨十二幅,画出胡马一百蹄。

胡人纵猎走且射,野牛骇怒头角低。

黄骢铁骝白的颡,散作五花毛不齐。

弯弓未发箭在手,二十五匹俱争西。

往闻胡瑰能画马,阴山七骑皆戎奚。

或牵或立或仰视,闲暇意思如鸣嘶。

风吹裘带旗脚展,沙草一向寒凄迷。

凤瓶挈酒鞍挂获,毡庐毳帐半隐堤。

君之二图诚亦好,若比瑰笔犹云泥。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