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临清入京道上口占(其一)

潦倒津途日复迷,枣林千树出深溪。

三年厌说长安道,倚剑漳河首重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心境的落寞与对过往生活的反思。首句“潦倒津途日复迷”以“潦倒”二字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中身心俱疲的状态,以及在旅途中迷失方向的困惑。接着,“枣林千树出深溪”一句,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风光——千树枣林从幽深的溪谷中延伸而出,既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之美,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

“三年厌说长安道”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经历的厌倦,尤其是对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泛指京城)道路的厌烦,可能暗含对官场或某种社会环境的不满。最后,“倚剑漳河首重低”则以一种决绝的姿态收尾,诗人倚靠在漳河之畔,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方向,或是准备做出某种重要的决定,情绪由最初的迷茫和厌倦,逐渐转向了坚定和决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变化,以及在艰难旅程中对自我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4)

梁民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临清入京道上口占(其二)

懒散那堪恋薄游,疏榆声动帝城秋。

何人不解悲行役,天上于今望女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自临清入京道上口占(其三)

卢沟之水流汤汤,闻道桑乾忆故乡。

家在粤南天万里,不知何以望咸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杨忠庵饮余西湖用乐天晚归韵

烟中孤屿小,柳外数星稀。

人向六桥过,僧从三竺归。

湖波月照席,竹杏风吹衣。

深夜暑还在,不嫌山雨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重游紫云庵

不厌看山意,杖藜去复来。

莲花千嶂合,竹叶一樽开。

倚槛秋容澹,挥毫暮色催。

客游惊再至,僧已十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