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秦女赠行人

鸾镜晓含春,蛾眉向影嚬。

开□衣裳破,那堪粉黛新。

春还洛阳道,为忆春阶草。

杨叶未能攀,梅花待君扫。

今朝喜鹊傍人飞,应是狂夫走马归。

遥想行歌共游乐,迎前含笑著春衣。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的鸾镜映照着春天,蛾眉轻蹙对着自己的倒影。
打开衣裳,却发现有破洞,怎能再忍受新的脂粉黛绿。
春天已回到洛阳路,只因怀念阶前的春草。
杨柳还未长高,梅花却期待你的归来清扫。
今天喜鹊靠近我飞翔,或许是那放荡的丈夫策马归家。
遥想那时我们一同唱歌游玩,你迎面而来,含笑穿着春日的新衣。

注释

鸾镜:古代妇女用的铜镜。
晓:早晨。
蛾眉: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
嚬:皱眉、轻蹙。
开□:打开衣物的缺口。
破:破损。
那堪:怎能忍受。
粉黛:化妆品,指女子脸上的妆容。
春还:春天回归。
洛阳道:洛阳的道路。
杨叶:初生的杨树叶子。
攀:攀折。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待君扫:等待你的归来清理。
狂夫:放荡不羁的丈夫。
走马归:骑马快速回家。
行歌:边走边唱。
游乐:游玩嬉戏。
迎前:上前。
含笑:微笑。
春衣:春季的衣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即将离去的行人的思念和不舍。鸾镜初照春光,蛾眉却因思念而低垂,衣裳破旧,无心再涂脂粉。这一切都表明了女子的心情已被离别所占据。她回忆起洛阳城中春天的景色,以及那些未能攀折的杨叶和尚未扫去的梅花。女子似乎在暗示,自己与行人共度的时光如同春草般珍贵,而自己的心境也如那难以触及的枝头。

诗中的“今朝喜鹊傍人飞”一句,通过鹊鸟的形象传达了对行人的不舍和思念之情。鹊鸟在古代常被赋予吉祥、联络夫妇之意,这里则显得更加凄美,它似乎成为了女子与远去行人之间精神纽带的象征。

最后两句“应是狂夫走马归,遥想行歌共游乐”表达了对行人的思念和期待,女子幻想着那位狂热而自由的人将会再次回到她的身边,而自己则以微笑等待,准备好再度穿上春日的衣裳,与他共同享受那久违的欢乐时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深沉而复杂的离别情怀。

收录诗词(40)

刘希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 字:延之(一作庭芝)
  •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 生卒年:约651年-约680年

相关古诗词

北邙篇

南桥昏晓人万万,北邙新故冢千千。

自为骄奢彼都邑,何图零落此山颠。

不知虚魄寻归路,但见僵尸委墓田。

青松乐饮无容色,白骨生苔有岁年。

地久青松摧为薪,天长白骨化为尘。

碧山明月徒自晓,黄居闇室不知晨。

汉家城郭帝王州,晋国衣冠车马流。

金谷青春珠绮舞,铜阶碧树玉人游。

云起清盈骄画阁,水堂明迥弄仙舟。

始忆断歌催一代,俄悲长夜历千秋。

秋枫至兮冬雪明,春两息兮夏云生。

墨池沙枯通草蔓,妆楼瓦尽向林倾。

古箧重书宜笔迹,路台鹤胃若弦声。

不信草经延暮齿,惟求青史列虚名。

呜呼哀哉洛阳道,相思相望蓬莱岛。

玉颜晖晖并是春,人发青青未尝老。

星帘捲兮月窗开,镜花摇兮山树回。

仙衣窈窕风吹去,雨盖霏微舞绕来。

与君携手三山顶,如何冥寞九泉台。

形式: 古风

归山

归去嵩山道,烟花覆青草。

草绿山无尘,山青杨柳春。

日暮松声合,空歌思杀人。

形式: 古风

死马赋

连山四望何高高,良马本代君子劳;

燕地冰坚伤冻骨,胡天霜落缩寒毛。

愿君回来乡山道,道傍青青饶美草;

鞭策寻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养疲老。

君其去去途未穷,悲鸣羸卧此山中;

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风。

昔是浮光疑曳练,常时蹑景如流电;

长楸尘闇形影遥,上策日明踪迹遍。

汉女弹弦怨离别,楚王兴歌苦征战;

赤血沾君君不知,白骨辞君君不见。

少年驰射出幽并,高秋摇落重横行;

云中想见游龙影,月下思闻飞鹊声。

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从此毕;

盐车垂耳不知年,妆楼画眉宁记日?

高门待封杳无期,迁乔题柱即长辞;

八骏驰名终已矣,千金买骨复何时?

形式: 古风

江上羁情

独下三江路,飘如一叶浮。

卧查冲险洑,欹树压平流。

岸枝时冒挽,潬沙或碍舟。

出没见帆影,远近闻棹讴。

浦花春似雪,江气晓如秋。白云乖帝里,舟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