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闺人春日

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

林间鸟鸣唤,户外花相待。

花鸟惜芳菲,鸟鸣花乱飞。

人今伴花鸟,日暮不能归。

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

佳期杨柳陌,携手莫相违。

形式: 古风

翻译

晨光照亮珠帘,她的美如春色般灿烂。
林中鸟儿欢叫,户外花朵在等待欣赏。
花鸟珍爱这春光,鸟儿鸣叫花儿纷飞。
如今人与花鸟共度,夕阳西下仍不愿离去。
池塘月色爱抚着歌扇,山间的云雾眷恋着舞衣。
美好的约会定在杨柳小径,手牵手切勿违背约定。

注释

珠帘:装饰有珠子的帘子。
晓光:早晨的阳光。
玉颜:美丽的容颜。
艳春彩:春天般的色彩。
鸟鸣:鸟儿的叫声。
花相待:花朵等待欣赏。
芳菲:美好的景色。
乱飞:随意飞舞。
池月:池塘边的月亮。
歌扇:唱歌时使用的扇子。
山云:山间的云雾。
舞衣:跳舞时穿的衣服。
佳期:美好的约会。
杨柳陌:长满杨柳的小路。
携手:手牵手。
相违:违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亲情的渴望。

“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两句,以精致的笔触勾勒出早晨温柔的阳光,如同珍珠般透明,又如玉石般细腻,映照着春天的万物,生机勃勃。

“林间鸟鸣唤,户外花相待”写出了鸟儿在树林间欢唱,花朵在门前竞相开放,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息与和谐。

“花鸟惜芳菲,鸟鸣花乱飞”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珍视,以及对即将逝去的美景的留恋之情。鸟儿在花间自由飞翔,与花朵一同组成了生动的画面。

“人今伴花鸟,日暮不能归”则流露出诗人不愿离开这如画般美好的时光和环境,即使太阳下山,也依依不舍地想要留在这个美妙的世界中。

接下来的“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夜幕降临后的景象。清澈的池水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而远处山上的云朵仿佛在轻盈地跳起舞来,这一切都让人心生怜悯,享受这份美好而不忍离去。

最后,“佳期杨柳陌,携手莫相违”则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贵和对共度美好时光的渴望。在春天的杨柳小路上,与所爱之人携手同行,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出了对这份难得的陪伴的珍视,以及不愿与亲人分离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无限眷恋,对亲情温暖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

收录诗词(40)

刘希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 字:延之(一作庭芝)
  •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 生卒年:约651年-约680年

相关古诗词

代秦女赠行人

鸾镜晓含春,蛾眉向影嚬。

开□衣裳破,那堪粉黛新。

春还洛阳道,为忆春阶草。

杨叶未能攀,梅花待君扫。

今朝喜鹊傍人飞,应是狂夫走马归。

遥想行歌共游乐,迎前含笑著春衣。

形式: 古风

北邙篇

南桥昏晓人万万,北邙新故冢千千。

自为骄奢彼都邑,何图零落此山颠。

不知虚魄寻归路,但见僵尸委墓田。

青松乐饮无容色,白骨生苔有岁年。

地久青松摧为薪,天长白骨化为尘。

碧山明月徒自晓,黄居闇室不知晨。

汉家城郭帝王州,晋国衣冠车马流。

金谷青春珠绮舞,铜阶碧树玉人游。

云起清盈骄画阁,水堂明迥弄仙舟。

始忆断歌催一代,俄悲长夜历千秋。

秋枫至兮冬雪明,春两息兮夏云生。

墨池沙枯通草蔓,妆楼瓦尽向林倾。

古箧重书宜笔迹,路台鹤胃若弦声。

不信草经延暮齿,惟求青史列虚名。

呜呼哀哉洛阳道,相思相望蓬莱岛。

玉颜晖晖并是春,人发青青未尝老。

星帘捲兮月窗开,镜花摇兮山树回。

仙衣窈窕风吹去,雨盖霏微舞绕来。

与君携手三山顶,如何冥寞九泉台。

形式: 古风

归山

归去嵩山道,烟花覆青草。

草绿山无尘,山青杨柳春。

日暮松声合,空歌思杀人。

形式: 古风

死马赋

连山四望何高高,良马本代君子劳;

燕地冰坚伤冻骨,胡天霜落缩寒毛。

愿君回来乡山道,道傍青青饶美草;

鞭策寻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养疲老。

君其去去途未穷,悲鸣羸卧此山中;

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风。

昔是浮光疑曳练,常时蹑景如流电;

长楸尘闇形影遥,上策日明踪迹遍。

汉女弹弦怨离别,楚王兴歌苦征战;

赤血沾君君不知,白骨辞君君不见。

少年驰射出幽并,高秋摇落重横行;

云中想见游龙影,月下思闻飞鹊声。

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从此毕;

盐车垂耳不知年,妆楼画眉宁记日?

高门待封杳无期,迁乔题柱即长辞;

八骏驰名终已矣,千金买骨复何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