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峣书院歌吊杨升庵先生

堁风菵露哀牢疆,山川瘴疠难禁当。

新都公子老戍客,孤臣万里堪悲伤。

当时世庙议大礼,撼门痛哭千夫强。

仗节抗疏言矫矫,干触虿尾投蛮荒。

程朱正论臣所执,今昔濮议谁斟量。

大礼未定大狱起,批鳞折槛空激昂。

逢君首事有璁萼,议论附会来丰坊。

明堂秋飨复聚讼,分宜馀毒争拍张。

呜呼先生遂不返,菁酋峒獠群相将。

木弩含沙火云热,天教老啖红槟榔。

吴粉傅面两丫髻,簪花拥伎何徜徉?

都卢倒吹泼醉墨,僰儿观者如堵墙。

羁魂漂流夜郎地,何异屈子沈沅湘。

海庄故墟碧鸡麓,猩猩白昼啼书仓。

巾杖逍遥须眉古,图画遗像生光芒。

竹桧一径夹流水,菊乾枫落寒云黄。

潮州儋耳同一辙,祠庙赑屃摩青苍。

小子夙昔慕高节,况值奉命来黔阳。

窃愿升阶更剪纸,招魂归送蚕凫乡。

高吟死去谁怜句,令我涕泗徒滂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碧峣书院歌吊杨升庵先生》由清代诗人田雯创作,是对明代著名学者杨慎(升庵)的悼念之作。诗中充满了对杨慎生平遭遇的同情与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诗的开头描绘了哀伤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杨慎命运的悲凉。接着,诗人通过“新都公子老戍客”和“孤臣万里”等词句,强调了杨慎作为文人志士在政治斗争中的孤独与艰难。随后,诗人回顾了杨慎在世庙议大礼时的英勇抗争,以及他坚守程朱理学正论的坚定立场。然而,大礼未定之时,却发生了大狱事件,杨慎被迫流放蛮荒之地,其忠诚与坚持最终未能得到善终。

诗中还提到了杨慎被卷入的政治漩涡,包括与大臣们的争论和权力斗争,以及最终的流放。诗人以“菁酋峒獠群相将”、“木弩含沙火云热”等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杨慎流放生活的艰苦与危险。同时,诗中也描绘了杨慎在流放地的生活情景,如“吴粉傅面两丫髻,簪花拥伎何徜徉”,表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艺术追求的精神。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杨慎的深切怀念,希望能在碧峣书院为他立碑祭祀,招魂归乡。诗中充满了对杨慎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历史公正性的呼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40)

田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泊舟吴门寄汪苕文Ignore

渺渺太湖水,遥遥光福山。

梅花一万树,窈窕非人间。

思与尧峰叟,扁舟数往还。

烟峦七十二,坐啸听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落花篇

东风绿遍芳洲草,春昼落花啼鴂早。

片片朝萦上苑烟,毵毵夕覆长安道。

长安美人惜落花,落花飞去堕谁家?

晓看青镜愁红粉,暮掩珠楼泣绛纱。

珠楼红粉须臾变,帝里繁华君不见。

一夜飘飖长信阶,数枝零落昭阳殿。

长信昭阳月影低,边笳横笛紫烟迷。

渭城倡妇承歌扇,枌社游人拂马蹄。

愿为舞蝶栖芳墅,愿作流莺隐翠堤。

金堤玉墅几千里,黯黯馀香沉绿水。

玳瑁筵前雪乱飞,珍殊帘外风先起。

舞雪回风可奈何,春闺少女叹蹉跎。

此时攀条垂玉箸,此时掩袂蹙双蛾。

别有征夫泪沾臆,雁沙龙塞无消息。

金谷园中不见人,玉门关外长相忆。

落花落花诚可怜,尊前一曲箜篌弦。

花茵醉卧不归去,明日重来应泫然。

形式: 古风

赠西陵吴兴公

江城腊月雪花白,层冰峨峨照大泽。

北风夜卷鸿雁号,念子犹为倦游客。

君家正对天目山,江涛日夜鸣潺湲。

翻然仗剑游淮泗,中都旧是兴王地。

百战关河骨已枯,英雄割据何代无?

昔人事业随流水,高歌击筑浮云徂。

吴子生平重然诺,百年意气真堪托。

肘后常悬数石弓,腰间屡吼千金锷。

酒酣耳热兴飞扬,新诗往往凌寥廓。

目下坎壈何足悲,人生富贵安可知?

乌啼哑哑鼓声曙,明朝匹马下邳去。

形式: 古风

泽畔

泽畔行吟者,幽思托杳冥。

孤帆收夕照,渔火乱春星。

细雨寒潮白,疏烟晚岫青。

殷勤怀远客,裘马日飘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