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邛州文同判官五箴堂

李唐韩吏部,矫矫文宗师。

立言作诸箴,励世亦自规。

游箴警惰废,事业终光辉。

言箴慎嗫嗫,张口触祸机。

行箴死所守,于义无乖违。

好恶不悖理,戒或私是非。

知名惧浮实,动主嫌怨随。

五者日践履,要以君子归。

与可知道粹,期至严奥窥。

诵已记所志,砻石镌其辞。

俾之揭堂上,使后亦忽隳。

夫人贵且富,非得强自为。

入贤去不肖,在己不在时。

希韩亦韩徒,中道无已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赵抃所作的《题邛州文同判官五箴堂》,通过“五箴”这一主题,表达了对文同判官品德和行为的赞赏与推崇。诗中提到的“五箴”,即“游箴”、“言箴”、“行箴”、“好恶箴”和“知名箴”,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游箴”警示人们避免懒惰和浪费时间的行为,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言箴”告诫人们在说话时要谨慎,以免因言语不慎而招致灾祸。“行箴”强调了坚守原则和道德底线,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正义。“好恶箴”教导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应遵循公正的原则,避免受到个人偏见的影响。“知名箴”提醒人们要警惕虚名,保持真实和谦逊的态度。

诗人赵抃通过这五个箴言,不仅赞扬了文同判官的高尚品德和严谨自律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道德的重视。同时,诗中还提到了文同判官将这些箴言刻在石头上,悬挂于厅堂之上,以此作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榜样,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既是对文同判官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倡导,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和实践。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樊祖安秀才连理木

吾观樊生者,气燄凌云霄。

逢人肆议论,芬馥兰与椒。

去年应秋诏,入贡天子朝。

南宫摈不收,归迹如蓬飘。

长途病憔悴,旧里门萧条。

今时贱未用,无计逃诮嘲。

昨日升吾堂,出诗振琼瑶。

自云世儒学,其胄来遥遥。

异哉先冢上,有木名百僚。

一根初两干,干木仍骈交。

茂育三十稔,曷为风霜凋。

材奇固得地,抱合势已乔。

连理古所瑞,于义尤昭昭。

奚哉私门中,福寿不可邀。

善祥既失效,叹惋成长谣。

吾言异于是,矧世逢虞尧。

力为君子儒,进道忽使消。

积德庆厥后,斯木诚非妖。

形式: 古风

张景通先生书堂

志士博古今,名贤口诵圣。

通则施所有,致君翼时政。

穷斯处岩穴,信道宗天命。

富贵贫贱耶,乌与一息竞。

先生抱蜀奇,不为席珍聘。

学易到深处,研几剧精静。

书屋数百椽,寒松夹幽径。

竹森潇洒观,泉逗潺湲听。

小人多谤訾,先生自吟咏。

其徒识所归,归雅不归郑。

今时自薄恶,先生自醇正。

其徒知所入,入贤不入佞。

忧弊以文救,敌邪以道胜。

先生终其为,彼俗徒诟病。

形式: 古风

过胡元宾林亭

我尝轻归辕,一息快心目。

亭桥跨幽涧,庑砌森怪竹。

榜句多老词,襟风不韵俗。

开卷味加永,照泉清可掬。

先秋固爽垲,大夏失烦燠。

乐哉于道外,视此乐岂足。

形式: 古风

和范御史十一月三日见月

有客冬还吴,孤舟暮停颍。

山收乱云彩,天放新蟾影。

呼童挂帘起,对此清夜景。

横琴弄流水,醉耳谁其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