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西郊道过摩诃庵经前明宦寺葬地

易代一抔土,累累葬宦官。

馀威剩碑碣,流毒在衣冠。

树接宫云密,钟敲佛火残。

东京乔固冢,鬼哭北邙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郊经过摩诃庵时,路过明朝宦官墓地的情景,充满了历史的沉郁与哀思。

首句“易代一抔土”,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历史更迭的残酷,一抔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也暗示了权力的更替。接着,“累累葬宦官”一句,点明了此处埋葬的是明朝的宦官,宦官在历史上往往因权势而备受争议,其墓地的规模之大,反映了他们曾经的影响力。

“馀威剩碑碣,流毒在衣冠。”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宦官虽已逝去,但其影响犹存。碑碣上的文字记录了他们的事迹,而“流毒在衣冠”则暗示了他们的权势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深远,甚至波及到普通百姓。

“树接宫云密,钟敲佛火残。”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肃穆、悲凉的氛围。树木与宫殿的云雾相连,仿佛连接了人间与仙境;而钟声与佛火,则是宗教仪式的象征,暗示着对逝者的悼念与超度。

最后两句“东京乔固冢,鬼哭北邙寒。”将目光转向了东京(即当时的北京),乔固冢是明朝皇帝的陵寝,这里以“鬼哭”形容,既表现了对先帝的哀悼之情,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北邙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墓地之一,此处以“寒”字形容,不仅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也寓意着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明朝宦官墓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哀愁,以及对逝去时代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3)

方登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南信不到

不见儿书至,应知下笔难。

有心慰衰老,无计说平安。

关塞寒云早,门庭落叶残。

倘逢南雁过,便当室家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霜迟乐

七月不落霜,卜魁城边糜子黄。

八月霜不落,千夫下田总欢乐。

官田刈谷载满车,官兵急公先完租。

毳帐牛车十日路,驱向城中易茶布。

和茶煮谷布裁衣,卒岁不忧寒与饥。

人人尽乐霜迟好,荞麦沙田收更早。

但愿年年不出兵,官兵皆作农夫老。

形式: 古风

七兄以诗慰病和答

形骸百炼后,心事五更中。

苦海终无岸,愁城岂易攻。

道危迷老马,边远失归鸿。

谁谓青天阔,浮云亦碍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纪事

争看金甲健儿装,玉辇云移下凤皇。

都尉鱼丽开细柳,将军猿臂射长杨。

蟊孤露冷摇秋月,韎韐风高带晓霜。

大阅至尊非好武,良弓不为太平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