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秋半收穫登郊原,攲侧小屋愁夕眠。

是夜大风拔树走,吹倒南壁如崩山。

梦中惊起但呼叫,病仆未动徒豗喧。

驱令燃火遍照燎,瓦甓狼藉满我前。

披衣抱枕欲避去,去此乃是旷野田。

况时风怒尚未息,直恐泾渭遭吹翻。

露坐不免念禾黍,必已刮刷无完根。

六事不和暴风作,尝闻洪范有此言。

昔时大风禾尽偃,上帝盖直周公冤。

方今天子至神圣,惟恐臣下辜其恩。

是何此风乃震作,吹尽秋实伤元元。

有能返风起禾者,亦足表异知所存。

至诚皎洁固不昧,时虽今古同乾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猛烈大风的内心感受与思考。诗中以“秋半收穫登郊原”开篇,描绘了一幅秋季丰收的景象,随后笔锋一转,描述了夜晚大风的肆虐,拔树走壁,仿佛自然界的愤怒。诗人通过“梦中惊起但呼叫”、“病仆未动徒豗喧”等细节,展现了大风带来的惊惧与混乱。

接着,诗人想象自己在野外露坐,忧虑着被风吹刷得无完根的庄稼,表达了对农民生计的深切关怀。引用《洪范》中的“昔时大风禾尽偃”,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暗示大风可能预示着某种天谴或不祥之兆。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有人能“返风起禾”的愿望,即希望有力量能够平息这场灾难,恢复大地的生机,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写,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检书

烦心思所持,屏事入小阁。

踾扑下尘梁,侈哆张败笈。

雨烂百数番,虫食三四筴。

轩昂醉墨闹,纤悉新书杂。

鱼子或破碎,蚕儿尚狎恰。

快心伯长文,跋尾清臣拓。

幼辞反知进,故句时自惬。

坠亡多玩爱,存聚必券帖。疏密交及戚,前后生与?。

诲束俨父师,寒暑怖儿妾。

谑浪笑忽还,私昵情再接。怆事涕涔涔,悯时叹??。

一饷诚寂寞,千里遽会合。

游心到句甬,开眼见苕霅。

京华历历复,节物匆匆涉。

恍尔惊异方,遁去乃几腊。

回头厌襞积,举体觉疲薾。

东阁聊欠伸,梦断风一飒。

形式: 古风

高山别邻几

高山扶层巅,下与地盘结。

气贯不变移,泽枯乃朽裂。

有如善人交,生死两固节。

语默无异方,黯沮在为别。

世风随日俭,俗态逐势热。

负予好古心,嘘叹星斗灭。

近得邻几生,胸怀贮霜雪。

饥渴入诗书,趣向著羁绁。

又与斯人离,先日心破折。

古也当贻言,在子可扪舌。

奈何区区诚,敢以御者说。

器成必刓琢,德润资澡刷。

安文谩徽墨,古训乃佩玦。

帝门急豪英,济物无自孑。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杂兴

虎豹性食人,智者畜为戏。

形影本相亲,愚夫见而畏。

疑同不疑异,远哉愚与智。

形式: 古风

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

览君古风之章句,两谢不足以下顾。

长江走澜天外来,共鹄轩风日边去。

上有致君却敌之良策,下有逍遥傲世之真趣。

惜乎志大名位卑,明珠投闇人疑之。

昔时名价满天下,此日塞默趋尘泥。

古人但以才术喻富贵,自馀之外胡足思。

公初之道既如此,宜乎穷约而不悲。

愧无玉案报神藻,聊此感激成荒辞。

形式: 古风